之含义的理解问题。在刑法理论界,学者们对犯罪过失中行为人预见的危害结果的含义的理解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为具体结果说,认为对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的“ 危害社会的程度也显不相同,如果对两者适用同一的法定刑的话,就不利于切实贯彻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那么,在肯定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主观上只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9.html -
了解详情
所规定的最高刑。第三种意见认为,法定最高刑是指刑法规定的与具体犯罪行为的轻重相适应的量刑幅度的最高刑。[3]为了统一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在1985年对如何准确理解法定 举止犯、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牵连犯、共同犯罪等。对于不同的犯罪形态,其犯罪之日的含义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对何谓犯罪之日不能一言以蔽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57.html -
了解详情
六个月。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立法目的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最早见于1808年法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 的是本案裁判是否公平公正,能否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同时也要考虑判决的社会价值导向。 笔者站在客观的立场认为,二审判决书的内容对抗诉机关、上诉人、辩护人各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718.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医师职业资格或具有医学专业知识而在法定医疗单位从事医疗活动的,都不是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非法行医罪行为人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者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结果 年有期徒刑。这显然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指重伤)的法定刑难以协调,故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但是若一方面认为行为人对非法行医行为是故意,而对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818.html -
了解详情
中独立出来,其本意亦是为缩小对组织卖淫犯罪的打击面,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所以对于组织行为的认定应当适用较高标准,即考察该行为是否 积极提供场所的行为。无论是组织卖淫罪中所包含的容留行为还是容留卖淫罪中的容留行为,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因此,仅从容留行为本身是无法辨别组织卖淫罪与容留卖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60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风险较大,供述及证言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一旦发生变化,将难以认定其罪行,造成诉讼风险。此外,还有一些极端案例,如非法持有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对毒品 的危害性,我国刑事司法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但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同样应适用于毒品犯罪。在处理毒品犯罪案件过程中,对于各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34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些犯罪的严厉打击和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生命权的高度重视,基本上与我国刑法整体的法定刑强度相适应。即便这样的法定刑强度较高,其体现的 ,严厉打击以罚代刑、有案不移等现象;对罪行严重、造成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分子,对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主犯、累犯、惯犯以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06.html -
了解详情
和有力的途径当属立法机关根据宪法条文的规定和宪法原则的指引进行立法。举例言之,《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条款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的一个制度性约束的条款。2010年《社会保险法》可以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704.html -
了解详情
为伤害致死、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呢? 二、重新诠释伤害 关于伤害的含义或者说伤害罪保护的法益,国外刑法理论中素有生理机能侵害说、外形完整性侵害说与 死亡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方面缺乏认识因素及意志因素,依据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邱玉林不应对富永立死亡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原判对原审被告人邱玉林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26.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对本地自侦部门进行监督制约呢?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公诉制度[1]就是适应这种改革的设想而提出的,是指职务犯罪案件由本地检察机关侦查终结后,依法移送异地 侦查终结后监督制约,还包括整个侦查过程的监督制约。全面移送原则的落实,有利于强化异地检察机关对本地检察机关侦查活动的立案、调查取证、强制措施及强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