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3](P1294)。为了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我国《刑法》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规定了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为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 的犯罪分子而言,不可能存在正在服刑的情况,也就不存在犯罪分子在服刑一定时间后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而被特赦的可能。正是如此,我国宪法和刑事法律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9.html -
了解详情
会有前科,例如,定罪免刑的情况以及超过前科评价期限的情况等等;但是,有前科则一定有犯罪记录。也就是说,犯罪记录是永久存在的,而前科作为一种规范性评价 的刑罚未能实现特殊预防而予以反击,不仅补足前罪刑罚在量上的不足,而且对于后罪实施一系列的惩罚性制裁,例如不得适用假释和缓刑等,以防止犯罪人再次适用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0.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社会化。所谓再社会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理解指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用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 自然赞同处罚的非刑事化和非监禁化,但在这些都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则应着重于揭去犯罪标签的工作。 ⒆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存在前科即会导致再犯。如果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6.html -
了解详情
之内而不能超越刑事法律,即使在刑事法律规定缺如的情况下,也不能通过刑事政策之手来补充刑事法律,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例如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 与实体正义冲突时,应取程序正义而舍实体正义。执行法上的基本司法政策的核心应是法院裁决主义,比如减刑、假释的裁决权应在法院。最后是执行层面上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4.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刑法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刑事责任的终结时间可以分为刑事责任的消灭时间和刑事责任的实现时间。导致刑事责任消灭的情况有以下三种:(1)犯罪超过追诉时效; 责任的解决,依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几种不同方式与途径: 1.定罪判刑方式 对犯罪人在作出有罪判决的同时予以刑事制裁即适用刑罚,是解决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空前的价值。因而,采取设置开放式监狱、广泛适用建立在累进处遇基础上的假释制、用社区服务代替监禁刑等,其具体运作、效果预测以及如何逐步完善,都应当 刑事法治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它首先必须建立在公正、严格执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犯罪存在被害人的情况下,更应当严格依照罪刑法定原则,因为人们必然会考虑: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假释的消极条件因为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其次,在分则中出现暴力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罪名中包含有暴力 林山田.刑法特论[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8. [3]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4][日]前田雅英.刑法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13.html -
了解详情
的构成要件作了具体规定;对法定刑升格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法定刑的幅度进一步缩小;一些刑罚制度的适用条件(如减刑、假释的条件)更为具体。这种具体规定,正是 中处理的绝大多数犯罪也都是既遂形态,对预备犯和未遂犯定罪处刑的情况并不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张明楷教授一方面以1979年刑法中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全面赔偿原则,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赔偿金额大幅度的 赔偿义务,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义务的情况作为刑罚执行中对罪犯给予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四是要从法律上将有能力赔偿而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比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假释的消极条件因为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其次,在分则中出现暴力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罪名中包含有暴力 2]林山田.刑法特论[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8.[3]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4][日]前田雅英.刑法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