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摘要】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或其亲属将事故责任人与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法院据此作为共同诉讼处理 也容易诱导见死不救的行为和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合同法解释》第12条将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作为专属于债务人的债权,债权人对此不能行使代位权,这种规定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0.html -
了解详情
第121条明示: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于这一条款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致人损害 ,法院采用的是裁定处理,而被告不适格时,却用判决处理。其二,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在被告不适格时,采用判决方式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95.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金的问题 死亡赔偿金,顾名思义,是对受害人作为一个民事权利主体生命权的丧失所作出的赔偿。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列保险人为被告,车辆参加第三者商业险的列保险人为第三人;三是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认为保险人不是侵害人、受害人不是保险合同相对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45.html -
了解详情
较强的证明力,除一方或者双方有充分的反驳证据外,应当作为人民法院认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基本事实、因果关系以及划分当事人责任的基本依据。【依据:《道路交通 的,在有关部门未出台相应的强制保险规范之前,暂不支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76条的规定。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在审判实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54.html -
了解详情
此种情形下挂靠单位只是机动车(肇事车)的名义主体。因而不能追究挂靠单位的赔偿责任,这也是合乎侵权归责原则的要求的。 2.1.2 名义挂靠而 责任问题的批复.1999-6-25. [2] 任卫利,周瑞生.试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问题[EB/OL]. [3] 高海鹏.新交法在当前审判实践中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89.html -
了解详情
、法医学司法鉴定的目的,在于辅助人民法院查明医疗行为有无过失及过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其鉴定结论系民事诉讼证据,人民法院应对鉴定结论进行 人之间有旅客运输、驾驶员培训等合同关系的机动车乘员受到人身损害的,构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反上述合同中保障乘员人身安全的附随义务违约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6.html -
了解详情
纯收入。 3、被诉的主体情况复杂,所有人与行为人分离的情形不少。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被告中,所有人与行为人分离的情况占总数的23.14%,包括 跑到外省去打工,法院无法找到被执行人,无法查明其财产情况;有些是因为被执行人无赔偿能力。 二、当前该类案件责任主体确定问题的立法不足及困惑 当前我国法律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07.html -
了解详情
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均有一定界限,有时即使足够注意仍难免事故发生,此时让受害人自认倒霉不具有说服力。当然由于机动车危险性是整个人类的生产能力带来 对致害人外来原因减免责任的司法精神是相同的。 中国处理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之变化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最早是以高度危险责任出现的。1986年颁布的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60.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已占据相当的权重比例。然而,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如何确定这一大众化的问题却在司法实践中因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定而让人观点不一、 依据是参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之规定的特殊侵权民事责任。车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经典解释是:机动车本身是一个带有危险性的交通工具,车主作为机动车所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1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来确定机动车的所有人是否应当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来说,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机动车所有人驾驶属于 处理此类案件时要么是判决机动车所有人承担垫付责任,要么判决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真正判决机动车所有人无须承担责任的是少之又少。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