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犯罪分子犯罪前的表现、犯罪罪责、犯后情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衡量什么是悔罪表现。 对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在司法实践中不好掌握。确实不致再危害 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情况,,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和被害人对犯罪分子的态度;(4)量刑建议,说明是否可以对犯罪分子判处缓刑,判处缓刑是否恰当等,供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94.html -
了解详情
最终量刑结果,其与判处在反映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最终量刑结果的功能上,没有什么不同。认为判处和决定执行有本质差别是不适当的。如刑法第七十八条关于 不应该机械地划分被告人所犯罪行是重罪还是轻罪。法官可以根据其悔罪表现及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准确适用刑罚直致宣告缓刑。这从法理、法规上讲并不违背。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17.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较少,因为这类案件一般刑期较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又较大,但也有些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比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重伤的;贪污数额较少的;盗窃的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945.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执行期间,如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等的执行期间以及缓刑、假释的考验期间,虽然与新的未执行的自由刑缘于同一行为,[24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4页)。 [37] 该法明文规定了行政拘留在什么情况下可进行刑期折抵。 [38] 为适应抗日根据地扫荡频繁的形势需要,晋察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12.html -
了解详情
也要有选择性,对情节轻微,以及过失犯罪等明显适用缓刑的案件,可以简化调查模式,对量刑刑期在三年以上,可能判缓,以及可能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形成更详细的报告,此报告要有被告人好的表现方面,也要实事求是调查其不足部分, 这样能客观评价罪犯,对于这些被告人原来在社会上是什么样子、什么人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5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符合法律的。例如,专家说,给刘涌判处缓刑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并不是给刘涌的特权。同样,专家可以说,邱兴华案件中的许多公众误解了司法鉴定 变迁产生了什么效果?哪些案件更容易受公众意见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公众意见更能够影响司法判决? (一)公众意见起作用吗? 我们讨论公众意见的效果,不是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符合法律的。例如,专家说,给刘涌判处缓刑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并不是给刘涌的特权。同样,专家可以说,邱兴华案件中的许多公众误解了司法鉴定 变迁产生了什么效果?哪些案件更容易受公众意见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公众意见更能够影响司法判决? (一)公众意见起作用吗? 我们讨论公众意见的效果,不是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53.html -
了解详情
种刑事处置方式在力度上更轻,执法者考虑到刑罚的宣告意义和执行保障,有意选择缓刑方式,就无可指责了。同时,管制的行刑内容过于简单,类似国外适用的劳动赔偿、 的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进而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于社会也不利。上述情况可以说是经济改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但却使管制失去了发挥其效力的必备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9.html -
了解详情
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对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进行选择时,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需要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自由 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于缺乏程序法的支撑,执行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应对。二是关于未成年人放宽适用缓刑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72.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畴,刑法学因此被明显地区分为立法刑法学与司法刑法学两个部分:前者解决在什么情况下何种具有法益侵害的行为应当被立法规定为犯罪以及以什么 方面的意义远大于加大处罚力度,对于贿赂犯罪人这样的理性犯罪人而言,提高处罚几率可以使受贿人在行贿人的物质诱惑面前望而却步。提高处罚几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行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8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