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刑法的结构及侵犯的客体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位于第三章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和 刑法已取消内外勾结的受贿罪共犯,修订后的刑法施行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受贿的,不能以受贿罪共犯追究其刑事责任[16]。针对这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988.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非国家股东等等,都不是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收受贿赂,不可一概而论为国家工作人员。同样,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果从事前述公务, 的犯罪时,根据总则规定原本构成共同犯罪,无需特别规定,因此,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受贿,以共论认定[9].对以上观点,笔者同意后者,即非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意见》第4条第1款涉及到医药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受贿,它表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或者帮助犯)的犯罪性质也仍然存在疑问。例如实施保险诈骗的投保人等与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勾结骗取保险金时,就保险诈骗而言,实施保险诈骗的投保人等主体实施的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9.html -
了解详情
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又如,第163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2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 拟制。刑法第196条第3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第362条旅馆服务业等从业人员为卖淫嫖娼活动通风报信按照窝藏、包庇罪论处,聚众打砸抢中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6.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主要有三类,即以国家工作人员为犯罪主体的犯罪;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在涉及国家工作 了类似的保留规定。 从司法实务方面看,有关刑事判例表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例如张得元受贿案、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70.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的是公务员,而《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却要大于公务员的范围。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后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相关职务, 纪要》就明确规定包括近亲属在内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12.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贿赂普遍具有间接性的特征,即行贿方付出了金钱等财产,但没有直接交付受贿方,而是将金钱等财产周转成通过其他载体表现的现实利益或者享受资格。当前 ,较多商业贿赂共同犯罪表现为无法区分主从犯。例如,国有公司总经理(国家工作人员)与财务主管(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利用职务便利在经济往来中于账外暗中收受回扣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0.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 共同受贿案件如何定性作出完整的解释。在刑法学界,对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的定性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主犯决定说、分别定罪说和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4.html -
了解详情
也能参与实施收受贿赂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本身不可能另外构成犯罪,立法者担心司法人员将伙同贪污的行为以盗窃罪、诈骗罪定罪而轻纵了犯罪分子, [18]而在伙同受贿问题 也是特别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受贿的、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的,均能构成身份犯罪的共犯,在这个意义上,该款属于注意规定;但公司人员伙同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肖妻周继美为阜阳市社保局副局长,二人均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在此案中,周继美利用肖作新职务上便利受贿1000多万元{7},此时,周虽有特定身份却未 和特殊主体,应按特殊主体触犯的罪名定性。即在侵占公司财物的共犯中有国家工作人员,又有非国家工作人员的,不论谁为主犯,均以贪污罪定性{31}{32}。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