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除非开庭不是特意安排不可能与被害人面对面地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刑事附带民事调解除当庭调解外,通常不是直接在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 达成和解的,人民法院应当考虑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并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轻微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当事人不理解,认为这和封建社会中的花钱买刑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而怀疑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而获得从轻处罚法律规定的正当性。有些被害人认为,既然是花钱买刑 犯罪行为侵害却无物质或很少有物质损失的受害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使得他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设置多有怨言,这也是这些受害人调解积极性不高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目的旨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诉讼,使其免遭讼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实体上维护国家、集体财产利益以及被害人 ,是指国家对一定范围内因犯罪侵害而遭受损害的且又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式获得损害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弥补的制度。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35.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得到足够的及时的救济和保护,笔者认为应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之内。 1.法律术语模糊不清、前后规定相互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 、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的缺失。因此,现在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价值 精神损害系指自然人的一种意识机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人权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的认可。精神损害赔偿的纳入是满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人权保护的需要, 也是实现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公平与正义。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1日实施的有关人身侵权损失赔偿的司法解释,也没有明确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失费,这实际上要求审判 被害人,得到被害人的谅解,从而获取法院给予从轻处罚的机会。由于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赔偿部分执行到位情况不理想,原告方一般倾向要求被告人先行赔付。原告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0.html -
了解详情
追偿权利,人民法院可以就在案的被告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或承担赔偿份额作出裁判。 第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 第三十一条 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赔偿适当,审判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原审判决认定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2.html -
了解详情
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应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假如被告人没有财产可赔偿,依照民通意见第161条规定,那么被告人的原抚养 第43条规定法人、其他组织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要承担民事责任是有所不同的。假如单位职工借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犯罪活动,单位是否要承担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中,一并解决由被害人等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赔偿的诉讼活动。 我们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被告犯罪行为过程中,附带 不同特征是第二位重要的,关键性的标准是哲学基础、正义观。我国目前实行的刑事诉讼法是1979年颁布,1996年修正,经过10余年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是民事侵权之诉,它是一种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引起的损害赔偿之诉。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民合并之诉。两种诉讼是由被告人同一行为所 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控制犯罪的价值目标,而且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刑事被害人,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