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宣告破产时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第二种意见是,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擅自离职,单方终止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某工业品公司向原告樊某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其 未向公司履行义务和提出异议而自然解除,这不符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而第二种意见,认为职工是自己擅自离职,是单方终止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且离开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5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 约定试用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因为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选择而定的考察期,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均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试用期能否延长,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102.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未禁止用人单位在不损害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招用已达法定退休年龄或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因此,为充分维护退休再 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的规定处理,即对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除非其与用人单位已就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的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1.html -
了解详情
者在立法条文中出现了预告期限的规定,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的预告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但这个期限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争议,因为 在法定期限届满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劳动义务。 第三,用人单位在预告期限内是否可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582.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共同的行为,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关系;4、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形成权按照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效力不同,可 是劳动者的义务,在法定期限届满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只有预告 期届满劳动合同才解除,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劳动义务,但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078.html -
了解详情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 那么,该案例中,是否应支持劳动者要求的经济补偿金呢?本文将予以分析并如下: 律师分析 律师认为,根据《 过错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法定的事由,劳动者有权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3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910.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经国家劳动部门、卫生部门确认,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三)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215.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劳动合同的。二、有以下情形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的(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注:上文所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均为:劳动者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即通俗所说的“N”。以上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733.html -
了解详情
费用。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 违反了就业限制的约定,就要向用人单位履行违约责任。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观念在劳动法实施十余年来已经深入民心,《劳动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233.html -
了解详情
十分有利的。如果制定较为合理的制度就可以很好地规范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解决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合同带来的损害。 (二)、赔偿责任和违约责任并举, 的劳动者来说,如找到新的岗位,但要等到经过预告期之后才能辞职,很可能就与新的工作失之交臂了。 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来规定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