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只具有补偿性,而劳动合同解除后,除发生损害赔偿外,如果是用人单位协商解除或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表明,民事合同 却必须以社会理者的身分协调双方的关系,合理解决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选择的冲突和权衡问题。 定期合同(即固定期限合同)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私法的传统因素,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59.html -
了解详情
与刑事责任。主要在这里讲单位如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主要是根据劳动部1994年12月 3 日颁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 单位克扣或者 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经协商一致,由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根据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6.html -
了解详情
在尚未用工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 答:不需要支付补偿金,但是如果因为公司单方无故违约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要赔偿。 22、单独签订试用期 才确保更大的胜诉机会? 答:一是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二是之前应该想到女员工产假休完回来上班的问题,要么部门内部把工作进行分担,要么从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28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而该劳动者既没有与其他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不符合法定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条件,该劳动者就与多家单位存在多重劳动 损失。这里损失如何界定,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487.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混乱,而第二种观点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在劳动合同立法上应统一采用第二种观点。 通常,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4)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4.html -
了解详情
,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或者责令给予本人年收入两倍的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合同,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均应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 6、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有明确的书面协议。 7、规定对是单位辞退还是劳动者自动离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28.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可见工会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劳动合同解除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单方解除权时,需要按协议的规定,向企业赔偿培训费或退房。现实中他们往往是基于跳槽的目的要解除劳动合同,但又不愿意从兜里往外掏培训费,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4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2、在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a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b(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双倍赔偿标准: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一般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系加以明确,学界看待这一问题陷于表面化的境地。从劳动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和法律性质来看,它与劳动合同虽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区别。 ,立法应当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利用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55] 综上所述,笔者主张,判断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效力要贯彻劳动合同优先原则和有利原则:首先,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7.html -
了解详情
和有限的司法资源。为此,实践中可以采用对实体和程序一并审查,指出解除劳动合同程序违反,告知再重新履行程序已无实际意义,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程序性违法赔偿金 十八执行,用人单位永远不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对劳动者明显不公、不利。 七,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1, 劳动合同无效,赔偿劳动者损失的范围。 《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