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较大。各地掌握的标准和尺度也不一致。因此,正确处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案件,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局。 一、农地流转存在 歧视性,效力如何认定?这方面的问题,立法和司法解释目前还是空白。如在征用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中,发现少数村民自治决议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会议决议带有歧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土地予以“物权保护”。但是,给予的“物权保护”是否与我国现实生活中这种通过土地承包合同获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性质相吻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从实际 ,其经济能力有多强,都将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况且,开发新土地还面临着经济成本的换算问题。同样,靠发展乡镇工业与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4.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有的村组把机动地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工具,有的以发包土地的方式来清偿村组债务,甚至一些村组干部利用机动谋取私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 干部,因为某种利益冲突而寻找借口组织群众上访。3、村组当被告的多。虽然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中,既有村民告村组的,也有村组起诉村民的,但目前村组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1.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第一次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之后;这时候基层法院所受的就不光是“贯彻落实农村承包责任制”这种国家总体政策的驱动,还有来自最高法院的“司法政策”的驱动。 事实上, 确定标准一致,自然灾害及粮食价格的浮动带来的风险对大家的效应也一致,所以土地承包合同如果出了问题,相似的问题会成批出现。对政府和集体来说,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9.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农地使用权是指农业经营者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养殖或畜牧等农业活动的权利。(一)农地使用权的法律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实际上,当前的农地使用制度主要就是依靠契约——土地承包合同的方式来安排的。当然,契约化的农地使用权制度存在对权利保护不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24.html -
了解详情
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文件。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忧虑。因为土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债权文件,而土地权利证书则是一种物权凭证,两者的法律意义根本不同。但是 是否调整仍然“由干部说了算”。同样,据上述在江苏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农民将土地使用权进行转包或转租需要什么条件”时,有35.1%的农民回答,“必须经村委会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64.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与传统的用益物权人一样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1﹞占有权 占有权是指承包经营权人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农业用地进行直接支配、控制的权利。占有权是承包权人 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在法定化以后也不应当排除土地承包合同在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方面的作用。因为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种类较多,内容比较复杂,在确定权利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6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及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 承包中对于发包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认定所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发包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格难辨认的,应中止诉讼,告知有关当事人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承包权的凭证,农民也易于接受”,“如果改为登记,就要在全国县级以上各级土地管理局增加机构、人员,不符合精兵简政的原则,且导致登记机构乱收费的可能” 评析《物权法》草案第129条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创设性继受取得。其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合同生效时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03.html -
了解详情
流转的最先规定始于1985年国家政策上允许有偿转包土地。[1]此后1986年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 和利用的法律机制,在“物的利用”观念成为现代物权制度核心,尤其在我国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的情形下,我们更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将物权法不仅仅视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