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的补偿,由当事人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9]公平责任最初产生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10] 对于突发性 公平承担,却很难说符合民法公平的基本原则。实践中 在突发性精神病人与其监护人的赔偿能力有限情况下,如此处理的后果往往也就是被害人一方在承担着损失,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08.html -
了解详情
的确定 1、一般情况下以直接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为被告;侵害人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明确监护人时,其全部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不明确 的病历、诊断证明、图片资料、死亡证明等证据。 2、证明对方当事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应由赔偿权利人提交事发经过的证明材料,如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调查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以法律规定作为标准当事人无论是否有过错,如果法律做了这样一个规定,那么这时有损害就有赔偿,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本质。所以,学说上 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可以获得补偿,但真正能否取得补偿还取决于对方的偿付能力。为克服这个缺陷,必须兼采各种损失填补制度,使之组成全套综合的调整机制。可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92.html -
了解详情
存争议。由于对受害人过错性质的认识不同,因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什么是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理论上有以下三说:[16] 1、须有责任能力说 此种 责任。过失相抵就加害人之主张而言,虽为一种抗辩,但法院既无待当事人的申请迳依职权减免赔偿金额,则过失相抵性质上非止为抗辩,而为赔偿请求权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69.html -
了解详情
存争议。由于对受害人过错性质的认识不同,因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什么是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理论上有以下三说:[16] 1、须有责任能力说 此种 责任。过失相抵就加害人之主张而言,虽为一种抗辩,但法院既无待当事人的申请迳依职权减免赔偿金额,则过失相抵性质上非止为抗辩,而为赔偿请求权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2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能力程度计算残疾赔偿金为宜。故笔者建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并对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作出明确的计算比例规定。 对死亡赔偿金的争议通常只 或服务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已高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因而以该标准认定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的误工损失标准,无疑是不符合事实的。而城镇居民人均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63.html -
了解详情
都判了,唯有坐牢的份儿,何来主观能动性,要钱没门。刑事被告人有无赔偿能力以及赔偿能力的大小在实践中一般很难认定,此类案件民事部分只要在刑事审判阶段 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往往夸大,甚至虚空。立案环节未起到一定把关的作用,易给当事人造成法院好忽的不良印象。 (3)执行局孤军应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60.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第六条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过失实施侵害行为,或虽无共同故意、过失,但其行为相互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 如第三人下落不明或者第三人没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的,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人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和当事人的请求,列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63.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做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相反按第一种观点实践中很难操作,如何判断被告人是否有赔偿能力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统一的标准,法官也难以掌握,随意性较大,还可能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9.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根据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来确定,而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则不应予以考虑。 【关键词】植物状态人;精神损害赔偿;感知能力 【写作年份】2007年【正文】 遭受 会基于公共政策的考虑而加以限制,以避免恶意诉讼及诉讼泛滥,避免行为人陷入永无安宁之日的困境,从而保障人们积极有效地作为,促进社会的发展。[22]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