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不适用死刑问题的电话答复》,在羁押期间已是孕妇的被告人,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 月3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重大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和毒品犯罪案件基本证据及其规格的意见》,对于可能被判处死刑案件的基本证据要求予以规定,公诉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3.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相应的刑种和刑期。至于具体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必须结合未成年犯罪人的法定情节以及其它的酌定情节,如是否有悔改表现、是否有自首情节等因素,再 济的刑事政策,通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12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实施了故意杀人、放火、爆炸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或备案后,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系共同犯罪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应对共同犯罪所造成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关于公诉机关提出三被告人系自首的公诉意见,经查:案发后,公安机关已掌握犯罪嫌疑 ,公安人员设卡盘查故意杀人逃犯时,已从目击证人处了解到凶手右手臂有刀伤,故行为人因形迹可疑接受盘查时被发现右手臂有刀伤的,无论其是否交代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461.html -
了解详情
过去重后果适重刑的片面倾向,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教育改造的可能性,通过对案件被害人是否有过错、过错成对如何、对犯罪发生的影响力大小以及被告人 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定下规则: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一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0.html -
了解详情
对自首、立功方面的规定 《解释》第5条: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的《刑法》第68条第2款的规定。《 款规定,对具有累犯情节,或者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如认为不能体现罪刑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1.html -
了解详情
过去重后果适重刑的片面倾向,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教育改造的可能性,通过对案件被害人是否有过错、过错成对如何、对犯罪发生的影响力大小以及被告人 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定下规则: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一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52.html -
了解详情
得过于宽松。一旦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受到挑衅而实施的轻伤害、防卫过当杀人等) ,若完全机械地遵从罪刑法定原则,则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另外 。这就是说,行为人只要在死缓期间,实施了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故意犯罪的,不论其是否有立功表现,在查证属实后,均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6.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问题 新刑法第68条第2款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对自首与重大立功表现相竞合的情况规定采取“ 档次内裁量刑罚;三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确指哪些情况,是否包括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在内。这些问题目前尚无但亟须作出司法解释,故提出笔者的看法,以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为598人,2008年为625人,[23]而同期中级法院可能判处死刑的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毒品等犯罪分别为33件、39件、30件,如果 (一般是当天)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并询问被告人是否有委托辩护人,并将情况详细记载。案件分到手后,仔细阅读起诉书、主要证据及证据目录,然后根据起诉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8]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指出,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 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除贪污罪有死刑外,其他经济犯罪和财产性犯罪也没有规定死刑。但是,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5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