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期间内不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保护民事财产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民事 但两者性质及效力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规范性质不同。 诉讼时效,目的在于通过对民事权利的限制,促进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快民事流转,维护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10.html -
了解详情
(二)、启动法律程序中断行为1、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2、申请仲裁;3、申请支付 起中断。11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72.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在物品损毁或 新的履行义务计划;C保留义务人发来的承诺履行义务的信函、传真等;D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义务人履行部分义务的,保留有关证据;(义务人的行为实际上表明其同意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01.html -
了解详情
向法院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时要请求法院判定对方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但实际上这是两个诉讼,一是确认合同效力的确认之诉,一是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给付之诉,确认 制度中的请求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民法通则》135条讲得很清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这是实体法上的,而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则是程序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2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再次重新开始计算,且中断次数法律上并无限制,可以多次中断。也就是说,在开始计算时效的2年中,只要权利人又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又同意履行义务,则这2年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20.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以期找到正确的答案。 从法理基础来看,撤诉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这项重要的诉讼权利的表现。当事人申请撤诉是对司法救助的一种放弃,撤诉的行为,不能 十五条规定: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这两条明确规定了起诉具有引起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74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丧失了胜诉权,从而使法定之债转为自然之债。 通过诉讼时效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民事权利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敦促权利人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使债之主体 ,有限制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不仅能使债务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处于更为公平的诉讼地位,有利于债的关系的正确调整,而且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回归和社会风气的良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1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权利人就丧失实体胜诉权,也就是说该权利去除了法律保护的 在5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就自己的权利提出主张,也就是所说的诉讼随时提出主义,以此作为对另一方当事人突袭的手段,经过若干年以后,义务人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52.html -
了解详情
上规定的代替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责任,如担保人、合伙人、共同侵权人等。由于诉讼时效中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使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在一个较长 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主张的内容应是要求义务人直接履行义务,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民事权利保护的,主张的内容应是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解决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70.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而在生命权处健康权分离无论在理论界及司法界均已达成共识的今天来看,身体受到伤害,被侵犯的民事权利是健康权;而因侵权致人死亡,被侵犯的民事权利 就是侵害健康权的侵权行为。对于侵害身体权和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应当按照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执行。三、结论通过运用上述各种民法解释学的方法分析来看,可以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