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听审权;突袭裁判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本文主要从现代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保障原理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阐释程序参与原则的主要内涵和 权和证据保全申请权,属于帮助证明权行使的权利。 [5]笔者认为,如果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程序参与原则,那么我国现行辩论原则(主要内容是保护双方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被告人日后被发现有财产足以赔偿,受害人又没有法律文书支持,依据什么申请执行呢?所以笔者认为附带民事诉讼不应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保证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55.html -
了解详情
填补法律漏洞和细化过于原则的条文,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作出了大量有关民事证据的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对指导当事人和法官正确运用证据起到了积极作用, ,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一、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民事诉讼能够有序并富有效率地进行,需要确定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按照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救济权或获得正当程序审判权,但是从我国宪法有关法院及诉讼制度的规定,以及我国已加入有关人权的国际公约这些事实,均可看出我国 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6-209. [4]邵明:《透析民事诉讼的正当性》,载《法制日报》,20080629. [5]夏勇主编:《走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8.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丰富的。以下主要借助有关清代法制史的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制度原理。 1、司法资源的配置 司法资源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 ,一个案件才算大致解决了。从这一点来出发,滋贺秀三把清代民事审判看作一种教谕式的调解(didactic conciliation)。[8]但是又应看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1.html -
了解详情
是当事人之间在诉讼法上的期待权(希望)和负担的交错,而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共同追求的案件客观真实。最后,动态静态研究一说值得研究。法律状态 第568页,莫斯科1912年版。 [13]《列宁文选》第一卷。 [14]刘家兴《民事诉讼教程》,第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26)陶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2.html -
了解详情
等。 实体请求权不仅表明请求权为一种实体法上的权利,同时还表明请求权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而得以实现。正是因为请求权具有了启动司法程序的功能,所以请求权就具有了 的情形的限定应当考虑权利救济、证据取得的困难程度、案件的特殊性等等。 结语 民事诉讼是一个充满矛盾关系的空间场,以上本文所论及的几个矛盾关系反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东.当事人在法院内外的地位和作用代译序[A].[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8]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9] [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和实践的求证。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其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 。这种追究法官职务责任的模式会使人们认为,法官不应对审判过程中因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实际是对法官职务行为豁免权的误解。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以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提出上诉或再审。 此外,关于违反诚信原则的效果也是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学者们对此问题的观点大致相同⑤。按照学者们 于法院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二面关系说占据主导地位。既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诉讼法律关系,那么,旨在当事人之间发挥作用的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就难以彰显。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