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的是,轻微刑事案件应通过相对不起诉适用刑事和解,这也符合现有的法律规定。最近的中央文件也肯定了附条件不起诉。当然也存在分歧。附条件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公诉一处处长)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轻微案件。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门出台了《轻罪案件公诉政策运用指导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有时也不同,因此,无罪宣告并不意味着公诉人的工作一定存在失误,法院的判决结果也不是判断是否错案的唯一标准。当然,若公诉人有意徇私舞弊或工作有明显失误的,就 的免诉在适用条件和级别上作出过规定,这一做法可以借鉴。目前,可就一些常见罪名加以细化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范围。 如果检察机关对相对不起诉适用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9.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混淆了暂缓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缓刑适用条件的界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了对于犯罪情节 逮捕以及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时,法律应明文赋予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无罪申诉、抵消适用强制措施效力的自行辩护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49.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尚需探讨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审查起诉时,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范围较小。酌定不起诉适用的前提条件是“犯罪情节轻微”,这将检察官的不起诉 不起诉裁量权限定在了极小的范围之内。[11] 第二、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标准具有相对不确定性。这首先表现于“犯罪情节轻微”需要公安、司法机关综合考虑罪犯及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1.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尚需探讨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审查起诉时,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范围较小。酌定不起诉适用的前提条件是“犯罪情节轻微”,这将检察官的不起诉 不起诉裁量权限定在了极小的范围之内。[11]第二、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标准具有相对不确定性。这首先表现于“犯罪情节轻微”需要公安、司法机关综合考虑罪犯及犯罪的各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9.html -
了解详情
有时也不同,因此,无罪宣告并不意味着公诉人的工作一定存在失误,法院的判决结果也不是判断是否错案的唯一标准。当然,若公诉人有意徇私舞弊或工作有明显失误的,就 的免诉在适用条件和级别上作出过规定,这一做法可以借鉴。目前,可就一些常见罪名加以细化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范围。如果检察机关对相对不起诉适用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9.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定罪标准,只是因犯罪情节轻微被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或者是未成年人认罪悔罪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期届满后作出不起诉决定,只要前罪属于故意犯罪,无论后罪是 体性规范,而非程序性规定,高检规则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对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的修正。关于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新刑诉法第173条第1款保留了96年刑诉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972.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联系,还要与犯罪分子户籍地公安机关进行联系,而实践中犯罪分子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往往不愿意承担监管责任,即使同意监管,事实上也难以有效担负起监管责任。由于许多 》有关。因为凡是符合有关免刑适用条件的,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就可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检察机关在起诉阶段就可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所以,绝大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43.html -
了解详情
种不起诉类型,即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暂缓起诉作为附条件的不起诉,虽然不能在绝对不起诉或者存疑不起诉中寻找立论依据,但却符合 在是否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尽快从诉讼程序中解脱出来这一方面,其对比对象并不是可以适用我国现行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而是已经被提起公诉进人审判程序的犯罪嫌疑人,与要经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40.html -
了解详情
与不起诉之间的一种选择。缓起诉不同于相对不起诉之处在于检察官起诉与否取决于条件是否实现,等待缓起诉期满才能最终确定:如果被告在缓诉期间内没有遵守其义务 .适用对象或者情节上的界定 我们认为,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应认真考虑缓起诉适用的范围,太小则使这项制度形同虚设,太大则容易招致公众质疑。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