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利,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请求权的消灭,意味着基础权利的 权利,只有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才能予以对抗,自身不具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主体原则上只能是义务人及其继承人,但下列厉害关系人也可以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6.html -
了解详情
说那些对权利人的自由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权利。这些权利应当适用比较温和的取得时效制度,这样才能使各方利益保持均衡。就物权与债权这两种财产权而言,从 进行界定,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逻辑推演,得出物权请求权应当适用或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结论。这种研究路径具有浓厚的逻辑形式理性主义色彩或者说概念法学色彩。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95.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本文从专利权这个个体出发力图推导出整个知识产权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一般。专利权是指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 而另一方则丧失救济。每个人都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当一方利益因时效受损而无法救济时则必然为对方权利的行使设置屏障,最终有害于共有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44.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通过“请求权”的媒介作用,把“actio”中的实质性内容移入实体法体系,从而摆脱从诉讼的角度把握权利的思维方式,构建一个纯粹的逻辑上严密自足的实体权利 权;在法院-责任人之间,则是责任的归结与执行的关系。实际上,受到诉讼时效约束的正是权利人指向法院的这种“要求权”,权利人指向责任人的接受权并不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7.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出各种出诉期限法(StatutesofLimitation),如1623年的LimitationAct、1833年的CivilProcedureAct、1888年的TrusteeAct.在这些法律中将诉讼时效的客体规定为诉权。分析这三种立法模式我们发现,在第一种立法模式中尽管有的国家将诉讼时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6.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继续性侵害行为,如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其性质亦难以适用诉讼时效制度。[12]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通常适用于各种继续性的侵害行为 中也会因为缺少可操作性而流于形式,无法实际运作。 第三,物权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已经可以促进物权人积极地行使物权请求权中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故没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7.html -
了解详情
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可见,要确定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首先必须确定保证债务的履行期限。保证债务的履行期限与其他合同债务的 若不允许保证期间中断,当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请求权时,保证期间可能随主债务诉讼或仲裁的进行而已经届满,致使债权人丧失对保证人的请求权,这对债权人极为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10.html -
了解详情
说那些对权利人的自由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权利。这些权利应当适用比较温和的取得时效制度,这样才能使各方利益保持均衡。就物权与债权这两种财产权而言,从 将恢复原状请求权纳入返还原物请求权范畴,所以,在该草案中,恢复原状请求权也适用诉讼时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02年12月17日公布的《民法(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97.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的规定,即“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 既存秩序,促进交易安全和降低成本,以及起到促使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也就是说,设立时效是在私权保护方面与社会的大利益作利益衡量之后,以牺牲一定程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6.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承认的构成现在没有这种要求。 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正如前文所述, 同意履行义务较承认的要求更 高,其 ,对于实际履行行为而言,其主要涉及作出部分履行的承诺或者行为是否导致全部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问题。基于债务的整体性,在义务人部 分承认或者履行债务的情形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4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