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犯,蔡某伪造本票的目的在于职务侵占,按照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对蔡某应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评析:笔者认为,银行职员利用职务进行金融 对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规范描述进行系统解释,毫无疑问,职务侵占罪在客观行为上应与贪污罪一致。从犯罪现象来看,职务侵占罪也都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盗窃、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20.html -
了解详情
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1)适应中国的传统,将汇票、本票与支票都订入一个法律之内,即所谓“三票一法”的立法模式,与大陆法系 和信用膨胀,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对票据使用做出了许多限制,如汇票限于银行和商业汇票,本票限制为银行本票等等。其次,该法否认票据为无因证券的国际通则,在好几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4.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担保法的解释》第98条因此补充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以票据出质对抗善意第三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基于上述认识来分析实践中事例的处理,应当认为在中国投资银行天津分行诉天津市轻工业对外贸易公司票据质押纠纷案中,[42]天津高级人民法院认定票面记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1.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外国票据,不破坏我国金融秩序的,我国刑法不宜追究。二、关于票据诈骗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着手:1.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根据《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除了银行可以签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法人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商业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6.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发行本票时已取得了代价,但因票据权利消灭致使他免去了付款义务;(3)支票的出票人因票据权利消灭而使支票金额在银行仍存在 网》民法精义) 17、选自//www.civillaw.com.cn/lawfore《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确定与善意取得》一文作者:刘迎霜(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青年学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29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发行本票时已取得了代价,但因票据权利消灭致使他免去了付款义务;(3)支票的出票人因票据权利消灭而使支票金额在银行仍存在 网》民法精义) 17、选自//www.civillaw.com.cn/lawfore《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确定与善意取得》一文作者:刘迎霜(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青年学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9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根据。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前文指出,所有贷款均应当由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单位诈骗金融机构贷款的,在一般情形下依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 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可贴现的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期票、银行本票和汇票等。目前,金融机构贴现业务已扩展到政府公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3.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恶意取得票据,其不能享有票据上的权利。这种情况限于汇票和本票,因为支票的发票人一定是和银行订有支票合同的人,不可能是无行为能力的人。如果持票 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以上条文的但书所规定的就是“恶意抗辩”。这里的恶意抗辩与前面讲的恶意取得票据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区别有:1.恶意取得只适用于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61.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发行本票时已取得了代价,但因票据权利消灭致使他免去了付款义务;(3)支票的出票人因票据权利消灭而使支票金额在银行仍存在自己 网》民法精义)。17、选//www.civillaw.com.cn/lawfore《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确定与善意取得》一文作者:刘迎霜(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青年学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2.html -
了解详情
影像交换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纸质支票处理的部分电子化;2008年,银行本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的业务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进行清算,实现了电子化处理。但是, 》称,截至第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57.73 亿元,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加8.03 亿元,增长16.2%,同比增长131.3%。 200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