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律的存在方式,或者说表现方式。我国法律存在于(表现为)特定级别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具体地说,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 问题的关注,对“法出多门”的忧虑和抗拒。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里,完全依靠中央立法来提供规则显然应付不了各地非常迥异的情况;但由于司法审查制度和其他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依据。[29]?(四)比例原则比例原则(Verhāltnismāβigkeit/thePrinciplesofProportionality)同样是现代法治的一项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公务员在执行职务时,面对多种可能选择的处置,应选择与法律目的最接近的方法。行政执行由于它的特殊性,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0.html -
了解详情
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法的颁布实施,顺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依法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行为,明确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为构建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基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6.html -
了解详情
为一元多级、二元多级还是三元多级?然而规则制定权在不同性质、不同层级的国家机关之间陆续发生分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 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相应的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人大与政府分享立法权的立法体制中,行政立法是国家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合法性的根据。根据宪法,行政法规是仅次于法律的效力规范,全国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都必须遵守,相应的地方权力机关也须遵守,全国的司法机构 实行,地方性法规一般在相应地方生效。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低于行政法规,地方一级国家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都得遵守行政法规。地方司法、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0.html -
了解详情
得以实现。 3、公民权利最低限度保障原则 在紧急状态时期,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家机关行使紧急权力可以限制公民宪法和法律上的权利,但是,这种限制不能剥夺个人 专家的参与,而正常状态下的听证、民众参与等程序则须相应缩减。其同时需要强调因地制宜,除中央制定处理计划外,地方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参照中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8.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平衡。公民权利散归个人享有,单个人的权利显得力量微弱。而国家权力由国家机关行使,马克思称它是一种“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25〕(288页) 与世界秩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3〕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4〕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7.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观念来讲不能解释,但是作为这个法律两高可以解释。那么按照宪法规定的,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的序言最后一段和宪法第五条都有这样 对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表示是不是侵犯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呢?我们再把这个逻辑推理到中央这个层次,我们讲宪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是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6.html -
了解详情
权提出不同意见。对这些意见,有关党委应该认真加以考虑。1990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地方党委向地方国家机关推荐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重申,地方党委在推荐领导干部时,要重视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199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并公布了这个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权利,当事人既可以主张,也可以自由放弃。而“职权”则是国家机关发挥规定职能和作用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如果说公民的“权利”是可以 监督权等这些体现国家主权意志的权力赋予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行政管理权赋予了中央人民政府,将体现国家主权代表的权力赋予了国家主席,将武装国家军事力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