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接推断出具有刑事违法性认识;相反,要想构成行政违反加重犯,是否要求行为人兼具行政违法性认识与刑事违法性认识?有学者主张,要对行为人是否具备行政违法性 情况下,通过咨询权威部门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进而实施违法行为的,也应当认定为不具有行政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理由就在于信赖保护原则如果权威机关对国民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448.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的过失行为为特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故意犯提出相同的要求。因为,故意犯的成立条件无疑属于故意论的研究课题,需要分别研究故意不法和故意责任。只要承认实行行为 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第115-117页。 [53]参见[日]盐谷毅:《关于信赖原则的序论考察》,齐藤丰治、日高义博、甲斐克则、大塚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3.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直接推断出具有刑事违法性认识;相反,要想构成行政违反加重犯,是否要求行为人兼具行政违法性认识与刑事违法性认识?有学者主张,要对行为人是否具备行政 情况下,通过咨询权威部门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进而实施违法行为的,也应当认定为不具有行政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理由就在于信赖保护原则——如果权威机关“对国民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919.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基本规范结构,把行为者根据其所预见,采取相应规范措施的要求,包括在注意义务的内容之内[32]。日本学者井上正治也认为,结果预见义务与结果回避义务都是注意 原则而产生,但是其范围已经超越了该原则的范围,因为其还具有保护他人的义务。该义务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乃源于人是社会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而行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764.html -
了解详情
利人善意取得动产和不动产的制度是伴随着财产流通安全的要求而成长起来的。然而,由于立法的取舍和制度的选择偏重于保障流通安全和保护信赖的第三人利益的 需要,也符号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脏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前提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完整性。当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因为公示原则而被认为不言自明的时候,善意取得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86.html -
了解详情
利人善意取得动产和不动产的制度是伴随着财产流通安全的要求而成长起来的。然而,由于立法的取舍和制度的选择偏重于保障流通安全和保护信赖的第三人利益的 需要,也符号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脏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前提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完整性。当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因为公示原则而被认为不言自明的时候,善意取得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009.html -
了解详情
信赖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之信赖与信心之违反。后者,则系着眼市场总体观点(macro focus),并强调保护证券市场信息有效率及公平的流通。另外,此一 的)责任性质,否则台湾现行法要求告知消息人与消息受领人应负连带赔偿责任(证交法第157条之1第3项)便较无依据。举一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3.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分配。这两者之间存在紧张关系。静态安全视角下,原所有人可以要求返还土地,这保护了原所有人的权利。但这个规则也削弱了动态安全,因为购买人不再能取得土地。 《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5]参见顾祝轩:《论不动产物权变动公信原则的立法模式绝对公信力与相对公信力之选择》,载孙宪忠主编:《制定科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305.html -
了解详情
,个别性依据就相当必要了。(2)撤销限制。对撤销限制主要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和除斥期间。信赖利益的判定要遵循以下几个要件:第一,行政相对人确信行政决定的存在 保护之列。第三,经权衡,与撤销违法行政决定所获得的公共利益相比,该信赖利益更值得保护。除斥期间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以维护法的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26.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面貌依然复杂,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调整方法交错使用,对立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中国,商人的整体面貌应当是经商牟利者,具体则应当有以下四个特征,这四 的义务即开始进行了营业。但是,出于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需要,按照信赖保护的商法基本原则,如果第三人善意信赖其为商人,则其应当被看作商人并承担商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