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如果将特别没收程序视为由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那么,在刑事诉讼法已有专章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情况下,何必另设特别没收程序?特别没收 司法救济,同时也体现了检察院对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的监督;此外,还对没收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作了原则规定,对利害关系人提供了进一步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542.html -
了解详情
七)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八)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九)有无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 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制作案件审查报告,提出起诉或者不起诉以及是否需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意见,经公诉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办案人员认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决定执行没收全部财产,不再执行罚金刑。(五)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应只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行为侵犯和 赃的,在决定刑罚时,应作为酌定从重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没有司法解释规定之前,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充分运用现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753.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第二种解决方式,则使得受害人在该起事故从中获取了利益,将导致错误的价值取向,有违公平原则,有违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德,更不利法律 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月公布的法释[2002]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56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解读为对刑事案件像民事案件那样解决,刑事和解的实务操作过程一般表现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和解,犯罪人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罪行 。加害人要求得从轻、减轻量刑甚至是非刑罚处罚,被害人要求获得加害人真心的忏悔、适当的赔偿。尽管学者们将这一互动过程描述为协商,但实质上仍然存在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80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制度为被害人带来了远远超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能获得的利益,对于被告人免除了牢狱之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司法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但其 其二,适用条件以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为要件[12],协议基本上以损害赔偿为内容;[13]其三,在和解案件处理程序上,和解贯穿于生效判决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09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条,修改为:第九十九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 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344.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一百条,修改为: “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01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条,修改为:“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 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535.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一百条,修改为: “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0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