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顺序进行清偿。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处理劳动报酬争议的的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处理劳动报酬争议作出了一系列对劳动者十分有利的 的有以下事项: 1、内部工资支付制度、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议; 2、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编制的工资支付表(工资支付花名册)。工资支付表必须载明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35.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尽到告知义务的,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些规章制度将和劳动合同一起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而劳务合同双方发生 如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法定休息休假时间劳动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额外的加班工资,等等。用人单位不得通过合同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976.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章 调 解 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348.html -
了解详情
向相关部分申诉,用人单位必须确保正确的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的与劳动者处理好各种关系。劳动者希望用人单位奖罚分明,严厉处罚违反规则制度的行为,如果用人 劳动合同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七﹚规定对是单位辞退还是劳动者自动离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为免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不出具书面证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736.html -
了解详情
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比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合同可能因欺诈而无效;(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 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实务中用人单位经常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许多劳动争议的多因此而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292.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受理,于是有些法院对于不符合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案件直接以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一些法院受理案件以劳务(雇佣)合同纠纷为案由,在审理 关系。 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构成的则是劳务关系,虽然用工单位负责在劳动过程中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指挥和管理,劳动者需要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46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进行检查和完善。四是督促企业做好工资支付工作,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各级劳动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全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 八、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442.html -
了解详情
待遇等事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以及其他合法证件,不得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 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第七章劳动合同管理和争议处理第四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有关劳动合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12.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诉讼制度的缺陷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于狭窄。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社会保障争议可以适用行政救济的数量有限。目前只有《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可以就行政机关 保障关系其内容是国家立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能协商确定。因此用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和程序处理社会保障争议是法律适用的错误。[15] 社会保障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1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既符合中国制度实际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制度替代方式。 【关键词】劳动合同;司法式立法;违宪;判例制度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司法处理进行规定,并在审判实践中加以运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诸多地方法院都相继制定了此类立法。比如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