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没有正当理由是指不出错误的,所以律师和当事人只有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内,监督别人。这才叫细致的有法可依。 第八:院长监督栏,当事人对庭长的审查评议 中断,由个庭长在公开栏里挂牌解释签名。中断撤消的案件,由此庭法警向院长汇报决定,终止,撤消,裁定书由此庭管理人员管理,备查、启动等。为了提高人民法律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7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审合一制度保持稳定性所起作用的大小显然是不同的。由于司法者的态度往往决定着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命运。故此,我们认为法官的调解偏好是这一审判方式 合法,《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赋予当事人对一审判决和某些裁定提出上诉的权利。实际上,上一级法院的监督作用不一定要通过第二审程序的实际发生来发挥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2.html -
了解详情
有矛盾的.如公安机关要捕某人,检察院可以不批准;检察院起诉,法院可以判决无罪;对法院的判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检察机关也可以提出抗议。不过, ,由检察院负责。公安机关对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要求复议。案件的审判由法院负责,检察院对法院判决不同意,可以提出抗诉。[1][P375] 1979年7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0.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改革再审程序,建立三审制度。我国发动再审的渠道不仅有当事人申请再审,还有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而且再审没有审级和次数的限制。再加上再审 的案件进行两个或者更多的审级,显然不符合诉讼效益的要求。比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11条规定,申明不服的标的价额未超过1500马克的,不许提起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弱势者法律方面的援助和救助职能,并不违背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的立法本意,可以解决起诉主体不确定或缺位情况下,该类弱势群体人身权利遭受损害得不 页。 [33]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05.html -
了解详情
,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刑事判决书,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 生效日期。在上诉期内,当事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抗诉的,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就始终处于待定状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018.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2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一百八十三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 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49.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民事诉讼将失去其基本性质和特征。这就决定了,检察机关只能依据另一种权利即行使诉权的方式介入民事诉讼,通过对前述问题的论述,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程序的抗诉和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但不包括检察机关作为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提出的抗诉,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抗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诉权的延伸,而非基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4.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民事诉讼将失去其基本性质和特征。这就决定了,检察机关只能依据另一种权利即行使诉权的方式介入民事诉讼,通过对前述问题的论述,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程序的抗诉和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但不包括检察机关作为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提出的抗诉,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抗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诉权的延伸,而非基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