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生命、自由和财产放在一起,到底是一种偶然的安排,还是这三种权利之间有某种联系?近代人权保障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3]因此,何种权利应该受到 了维持生命的正当手段。[4]“当你千真万确地夺去了我赖以谋生的手段时,你不是在夺去我的生命吗?”[5]因此,可以说,财产权是生命权的物质基础。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4.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自然人、法人所有,也不会成为其他市政所有权的客体。这里的“拥有”与“所有”同义吗?如果是同义,上述水工程的所有权人就分别是深圳市、义乌市。但这违反《 供水、水力发电的水资源用户可以分担建设成本而申请相应的水权。堤坝用益权人有权利用水库的一定贮存容量.[8](P136)堤坝用益权人并不因其拥有堤坝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3.html -
了解详情
懂得用法律来维权吗?显然不是,这里实际上有极深层次的原因。我隐约地感觉到一点什么。后来的种种交谈证实了我当初的感觉,企业之所以在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选择漠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现有的司法制度不足以有效地保障他们权利的实现。设想他们维权的历程可能会是这样的:花一定的成本收集证据,进行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2.html -
了解详情
固守,只有这样,一部真正成功和现代的民法典,才有可能出现在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大地。注释:*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导师龙卫球教授和本论丛主编郑永 ,法人虽然和自然人都是法律上的“人”,但它能象自然人那样也具有名誉权等人格权利吗?虽然我国现行法律肯认法人名誉权,但笔者认为这值得探讨。在概念化的外部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一般的人民群众,都应该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有一些基本的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我认为目前民法典制定中还有三个大的难题需要我们 。但是现在这种飞机在世界上还没制造出来,还在图纸上。那么这种合同有效吗? 按照我国的合同法第51 条、133 条、149 条、150 条,这种合同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57.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是否真的发生了物权变动,第三人无法从登记和交付中得知。用语句公式表示就是:我已买了出卖人的动产(或不动产)并经交付(或登记),其它人就不要再向 而予以撤销原买卖契约时,丙基于对乙登记内容的信赖能否确定地取得所有权呢?登记尽管有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但在意思主义立法例下,由于意思表示与公示方法相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权变动”概念项下谈善意取得制度,需要解决一个前提——善意取得之性质属于法律行为吗?我国民法学通说向来认为善意取得为原始取得,但笔者赞同“善意取得的性质是法律 。须强调的是,这里的“不得主张”意思非是不能取得添附物所有权,而是无有权利决定添附物归属于何方当事人。添附物所有权归属何者应由无恶意一方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88.html -
了解详情
名义任意使用所持有之物件的意志;我有债权时,就有权力迫使我的债务人尊重我的意思以履行其债务。[2](P12)权利观念的这一形而上的意义被 的普通变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梁慧星。原始回归,真的可能吗?[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4卷)[C].法律出版社,1996.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广义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我有责任这样做,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人民法院有责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 的。 2、后果说 德国民法上关于民事责任的观念和体系是绝对科学,不可改变的吗?不是。事实是关于民事责任的观念和定义也在发展,有些国家的民法典关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8.html -
了解详情
同住,与其朝夕相处,任其自由出入。不是已经有人在媒体上呼吁购房者要提防上当吗。⑶ 所谓的使财产所有权与财产利用权的配置达到了最优化,乃是纸上谈兵,显与现实 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显然,在居住权问题上,国家与社会是法定义务主体,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