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辩论主义;职权主义仅仅是一种补充。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精神,只要这两种原则真正受到了尊重,法官操纵审判是很困难的。 在诉讼中尽早、妥当地提出事实与证据。参见[日]敕使川原:2001-2002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早稻田法学》2002年第3期。 [5][德]埃伯哈德席尔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需要;再次,散见式立法一般都没有规定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私法等。 这些不足导致了国际私法规范适用起来极不方便,不能充分发挥国际私法规范 是指它含有涉外因素特别诉讼规范,不是属于国际法的一个独立分支,这类规则是被确定在国内的民事诉讼法和国际私法之中,这一点必须澄清,不能误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尊严得到尊重。可以说,正是由于诉讼本身的正当程序的价值追求,决定了裁判者必须信守通过公正的法律程序以实现正义的基本原则,而不能为达到正确的裁判 ,只要存在通过非法收集证据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民事证据排除规则就有其存在之必要。 2.实现宪法规定的要求 宪法对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运作具有指导作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4.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单位清产核资暂行办法》规定了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了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然而,对私有产权界定一旦不当,就必然构成 条。 [21]参见《公司法》第24条、第32条。 [2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 [23]姜明安:对政府行为合法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60.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恰当;其次,退一步说,即使授权委托书是一种证据,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仅是对一种特定法律文书的证明要求,而最高人民法院却把对一种法律文书的要求, 进行域外证明是否可行加以研究,如相关域外国家是否对我国的证据形式均可证明,亦即规定要符合证据形成国公证证明的基本原则和证明范围。 (五)证明标准应具体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实际上,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不是强制执行制度的基本原则,说服教育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首先,许多强制执行并没有或者不需要进行 了统计数率。因此,即使在个别案件中惩罚犯罪没有任何特殊威慑作用,也是合理的{7}。 3.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是过于偏袒债务人,不论从逃债的督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8.html -
了解详情
刑诉司法解释)则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法院在审理刑事被告人 出发来看,是符合我国法律对当事人诉权的相关规定的。众所周知,诉权是公民、法人在诉讼上享有的基本权利①。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
》2011年第4期 【摘要】程序分化涉及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该规定哪些种类的第一审诉讼程序这一重要问题。程序分化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保留简易-普通的 一定会有利于在程序法定原则和程序操作的融通性、灵活性之间形成平衡。在此方面的效果正好可以和注重程序的规范化或正规化这种完善诉讼法的要求相互呼应。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很多规定不利于为当事人充分行使其诉权提供有效的保障,表现为诉权行使条件的不确定和门槛过高,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处分原则等基本原则 证据,完全由法院自由裁量权决定,这与现代诉权理论程序主体观念和市场经济平等观念的要求不符。要求法院查明案件客观真实而赋予法院不受当事人权利限制和制约即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7.html -
了解详情
应受民事法律规范和调整。从诉讼程序法的要求而言,附带民事诉讼在程序上仍然受到民事诉讼法的许多规定制约,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诉讼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尚没有缺席审判制度。 [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理念兼及若干基本原则只修改》,《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5年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