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利为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AMC由财政部出资设立,系国有独资公司,与国有银行在法律上和财务上相互独立。 AMC的主要业务分为两项:融资权和 应逐步收缩机构和人员,比如某些分公司可先行撤并。在债务偿清之后,AMC及时解散。 四、AMC的运营 AMC运行的第一步是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为此国有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92.html -
了解详情
的学者认为,股东权是综合性权利,既有非财产性的表决权,也有财产权性质的获得股息和公司解散时取回剩余财产的权利,所以,其性质属于社员权,即基于公司营利性社团 请求权。行使少数股东权的,既可以是股东一份亦可以是数人共同去做。法律设置少数股东权的目的在于防止股份多数决的滥用,保护中小股东。除此之外,股东权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01.html -
了解详情
山东、广东等地比较集中地出现外资非正常撤离现象,反映出我国在政策、法律方面的漏洞。 我国的公司退出机制是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公司法》 月15日废止了《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为指导地方商务部门做好外商投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工作,商务部办公厅于2008年5月下发了《关于依法做好外商投资企业解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387.html -
了解详情
差,因为合伙人退出投资或增加投资或合伙人的退伙与入伙,都可能导致合伙的动摇或解散,而企业维持原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普通合伙的不稳定性与这一 企业组织形式,而在具体名称上,英美称为有限合伙,大陆法系称为两合公司。其一般法律规定相同之处在于合伙人均由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无限合伙人和负有限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6.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归入了民商法典或公司法之中[19][20].由康曼达制度演变而来的两合公司制度,被1801年法国商法典确认之后,由法国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入美国,逐渐演化为 甚至危及其它合伙的经营。若其它合伙只有两个合伙人,还将直接导致其解散。法律当然可以一概杜绝合伙人参加多个合伙,但这样又不免压抑了民事主体的投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0.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各国无不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来加以调整,我国也不例外。 二、 中国法律中关于规范公司并购的规范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并购,不是完全无法可依,而是 以事先申报制度为主,事后报告制度为辅的控制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在合并之后被解散的危险;另一方面,又可以简化合并程序,减少反垄断机构的监管成本。在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47.html -
了解详情
改制,未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即剥离企业有效资产和部分债务,分离部分职工,设立有限公司丙公司,剥离资产与债务品迭后的净资产作为分离职工的出资,分离职工作为丙公司的发起人 与实质企业分立指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和自己的决议分设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公司。分立方式上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之分。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3.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行为的最终决定权和广泛监督权。但按照现代公司法律理念,公司的最终目标并不应仅仅局限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上,而更应当关注的是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剩余 结算审计员;修改章程;决定筹集资本及削减资本的措施;任命审查公司设立和业务经营过程的审计员;决定解散公司。除以上权力外,其它权力归董事会。 监事会为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2.html -
了解详情
分权制约原则。(3)法定与意定相结合的原则。 三、 关于公司法律形式的选择 对于公司的法律形式,我国公司法中只确认了两种三类(两种即股份有限公司和 法人,并由该法人实施此类行为;负担交易上债务的法人的支配社员为规避债务而解散法人或者设立一个营业机构、营业场所,其从业人员、组织和活动内容几乎相同的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87.html -
了解详情
四章[股东]大会);第五部分报告帐目,盈利的使用;……第八部分公司的解散和无效声明。[9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起草时有过“先统后分,再 [92]参阅,同上注,卞耀武:“公司法的制定和意义”。[93]方流芳:“中西公司法律地位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第164页。[94]引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