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司法独立的保障制度 司法独立是由司法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严格执法与公正审判需要法院和法官保持独立性,它意味着法律至高无上,司法机关 诉讼,以使法庭能不拖延的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鉴于人民检察院是中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批准逮捕的权力不宜取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8.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侦查的结果,“同犯罪斗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善于进行侦查工作”,[1]“只有通过犯罪侦查,才能查明案情,查获犯罪分子,对其 并把相关的诸如批准逮捕的监督权交由公正独立的法院行使。与此同时,必须对检警关系予以调整。因为“在现行体制下,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6.html -
了解详情
五条中规定:“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设置内部机构,在刑事诉讼中实行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业务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保证办案质量”。这个规定只是划清了 对犯罪嫌疑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还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批准逮捕、做出延期羁押或不起诉决定,都是由实施侦查行为的检察机关做出。虽然自侦部门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2.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又可以尽量减少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当事人被取保候审后,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除此之外可以获得人身自由。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逮捕也是强制措施,到了法院也要重新作出逮捕的决定了。但却却在司法实践中没有重新作出逮捕决定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已采取取保候审需要继续取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侦查终结,也是确需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一个因素,理应报经检察机关批准,不能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 2.有违背《立法法》之嫌。《立法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逮捕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进行羁押,暂时剥夺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层面上,两大法系国家有某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要对逮捕和羁押两方面作出事后或事前的审查,并决定是否羁押及羁押的期限。在德国,受职权主义的影响法官有时 ,并且两者的区别在实践中似乎也并不明显,逮捕虽然是由检察院批准,但在实践中只要一批准一切就都是警察说了算了,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限制。从羁押的场所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拘留权等,都应当被纳入司法权之中,使公安机关变成一种申请者,而不是决定者。另一方面,对于刑事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搜查、扣押、窃听等一系列 制度设计和法律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与公安机关的命运一样,检察机关所享有的审查批准逮捕的权力,及其作为刑事侦查机构所行使的涉及限制个人基本权益和自由的强制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学界对此问题争论的深入,否定说和肯定说观点的极端性和片面性所决定的这两种学说的不科学性日渐凸现出来,逐渐为学界所摒弃,而将视点集中于折衷说上 机关和检察机关是同一个检察院,必然使得批捕、起诉等环节的被监督力度大大削弱,其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过程中更要加强对侦查期间形成的各类证据(言词证据)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7.html -
了解详情
的状态。另外, 《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了消极立案的监督处理, 而对于不应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却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规定, 但在实践中的确存在 制度性规定。其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检察机关应在接到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 此条的立法目的是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 但在刑事犯罪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93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人民法院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再自行移交。对于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上级检察机关已经指定管辖的案件,审查起诉工作由同一人民检察院受理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机关在作出审批决定前,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通报情况。 第二十九条办理境外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2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