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不必重复罗列。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均属于检察范畴,亦不必重复列入。 二、关于社区矫正问题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10.html -
了解详情
办事又避免过于简单化和格式化的处理问题。 适用无逮捕必要案件,应坚持罪行较轻原则、犯罪主体容易改造原则、保障诉讼原则,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若干意见 赋予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不能超过法律的幅度;二是指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无原则的宽或严。宽不是要法外施恩,严也不是无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541.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案件。 当然,对上述几种情形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适用技术侦查,意味着赋予作为公权力的侦查权特定的内涵 素能建设,确保新型侦查模式的孕育诞生。 【作者简介】 向泽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二级高级检察官。 【注释】 [1]新修改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88.html -
了解详情
,说明立法已经明确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射程延伸到侦查前程序。 四、标准问题:什么是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 在本案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曾辩称:侦查 、变相逼供。最终,宁波鄞州区人民法院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认为检察机关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251.html -
了解详情
定证据调查程序达到法定证明标准的证据。基于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对证据裁判原则应作广义理解,即作为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审判阶段的证明, 观,规范证据的运用及证明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90.html -
了解详情
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不但是调查收集、审查判断、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而且也是在此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确定国家与犯罪人间的实体法律关系,依法公正处理 审判阶段的专门性审查方式。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过程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1.html -
了解详情
,反而一步步后退,陷入万劫不复之困境。[16]所以法院在个案中提高死刑判决的适用标准,恰恰符合现代刑事法治的精神。[17]那种比低不比高而降低判死刑适用 程序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27]例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33个刑事审判监督案件中,没有1件是以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的。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0.html -
了解详情
和错案与检察官的责任的关系。什么是错案?通常是指司法机关所办案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有错误。为什么会发生错案,其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客观原因, 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就追究检察官错案责任的原则、范围、责任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一,明确错案的标准。是指检察官故意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4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法律没有相应赋予侦查机关明确告知这一权利的义务,只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才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收到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告知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为保障嫌疑人防御权 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在律师会见在押的嫌疑人时,派员在场。这一规定显然对嫌疑人极为不利,且不符合国际公认的权利保障标准,因此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1.html -
了解详情
,向诉讼的对立面进行申诉从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批捕无需向犯罪嫌疑人说明拘留、逮捕和扣押的合法性,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没有证据展示制度,被告人不知道公诉方将 和强大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如2004年2月2日孟州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以委托鉴定办案程序违法排除了一起故意伤害案,犯罪嫌疑人被释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