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我国劳动立法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保护,以抵消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在举证 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97.html -
了解详情
。 法律快车提醒你相关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劳动关系,可以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同时要求裁决工资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按实际工作年限支付,执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378.html -
了解详情
快递,在快递封皮关于快递内容上注明: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事宜,保留好快递单据。 典型案例劳动争议调解案例江西李小姐因不满制版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而申请 仲裁员的主持下,双方经协商,公司同意支付李小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35112元,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19465.74元;并为李小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76.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认为不符合录用条件,就解除劳动关系,该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会处于被动地位而导致败诉。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单位这样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规避法律,在试用期使用廉价劳动力,方便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330.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知道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用人单位对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 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还需要进行探讨。总之,完善的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能够明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01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报酬、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和休息休假、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义务。为规避上述劳动法上的义务,通过承包方式 劳办发[1993]224号《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中明确:企业实行内部责任制后与职工签订的承包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很大差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844.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劳动债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所谓劳动债权,是指因为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而应支付给职工的 了整个市场秩序,可谓得不偿失。? 第二,此种做法将损害银行利益和金融秩序。如果劳动债权优先于抵押权受偿,对于银行利益和金融秩序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5.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该法第25条第(二)项将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作为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之一。该法第89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 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是实现劳动过程的自治规范,它对单位的全体成员均具有约束力。 关于劳动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效力冲突问题,许多学者赞同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2.html -
了解详情
未能证明培训行为的发生,及其实际支出的金额,在举证方面存在重大的瑕疵。 关于这一问题,王先生表示,实际上公司并未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培训, 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85.html -
了解详情
,多劳多得。而本法第58条要求劳动派遣单位在被派遣劳动者无劳动的期间,无法定事由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需依法向其支付劳动报酬。该规定大大增加了劳动 深远影响。首先,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7月10日作出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