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保护的法益,只有在除了制定新的刑事法规、诉诸刑罚手段之外,别无其他保护方法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犯罪化。犯罪化,仅有必要性尚不够,还应具有 的治疗措施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中,危险已经迅速扩张并在个人极端漠视公共利益的心态下演变为极大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即刑法所不能容忍的禁止性危险。与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28.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采取了刑罚处罚前置化的方法,加大了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刑法保护力度。如1998年11月13日颁布的《德国刑法典》,在第28章危害公共安全中不仅规定了大量的 犯罪,则刑法将无法有效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鉴于此,有必要将过失危险犯引入到诸如危害公共安全罪、环境犯罪中,以实现刑法介入的提前化。二是对新型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1.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采取了刑罚处罚前置化的方法,加大了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刑法保护力度。如1998年11月13日颁布的《德国刑法典》,在第28章危害公共安全中不仅规定了大量的 犯罪,则刑法将无法有效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鉴于此,有必要将过失危险犯引入到诸如危害公共安全罪、环境犯罪中,以实现刑法介入的提前化。二是对新型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091.html -
了解详情
其保护的法益,只有在除了制定新的刑事法规、诉诸刑罚手段之外,别无其他保护方法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犯罪化。犯罪化,仅有必要性尚不够,还应具有 的治疗措施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中,危险已经迅速扩张并在个人极端漠视公共利益的心态下演变为极大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即刑法所不能容忍的禁止性危险。与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23.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伤亡事故。我们认为,责任事故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 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这种结果要么表现为行为造成了人员伤亡,要么表现为行 为造成 沉默。[7](P86)基于以上的认识,我 们认为,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责任事故犯罪增设过失的危险犯是很有必要的。 (三)关于某些具体犯罪问题。 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80.html -
了解详情
死伤罪的想象竞合。 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中设立了公共危险犯罪一章,其中包括放火、爆炸等一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也包含部分的事故犯罪。与日本的规定 采取措施,此时当以何种构成要件属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类型化的方法,加强构成要件立法的类型性,对犯罪进行分类。我国刑法第134条到第13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3.html -
了解详情
房子)被夷为平地的严重后果。本案就属于危险物品肇事罪。(五)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的区分从行为方式、侵犯客体 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48.html -
了解详情
从主观恶性上看,多数业务过失犯罪都比普通过失犯罪更为严重。最后,比较我国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对普通过失犯罪和业务过失犯罪的规定可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对 也有关于此类犯罪的规定,但数量太少,在交通安全、劳动安全、环境污染等足以使公共安全遭受到紧迫即发的危险的领域,均没有相关规定。这种只倚重刑法的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2.html -
了解详情
指挥、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但也可能有这些人员采用职权威胁之外的其他方法如暴力、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暴力威胁强行要求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这些人员之外的一般 报》1986年7月4日。 [9] 见鲍遂献、雷东生著:《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10]对于无知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6.html -
了解详情
了重大伤亡事故。我们认为,责任事故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这种结果要么表现为行为造成了人员伤亡,要么表现为行为造成了 保持沉默。”[7](P86)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责任事故犯罪增设过失的危险犯是很有必要的。(三)关于某些具体犯罪问题。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