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的; (四)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四条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 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19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之外,进而实现刑罚处罚范围的合理性[4](P113),从而使刑法规定的犯罪真正限定在具有严重的法益侵害性的行为之内。[14](P263264) 实质解释论者 特殊法益(例如盗窃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物品)、诈骗(例如合同诈骗)、抢夺(例如抢夺枪支)等犯罪实质地解释为可以成立转化型抢劫罪(事后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3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特殊法益(例如盗窃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物品)、诈骗(例如合同诈骗)、抢夺(例如抢夺枪支)等犯罪实质地解释为可以成立转化型抢劫罪(事后抢劫)的前罪。{18} (P160)在其论文中,将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的限制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质地解释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19} (P3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0.html -
了解详情
给刑事侦查部门,由后者进行刑事追诉。本案即属于此种情形。在公安机关认定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之所以不必经过民事诉讼是为了避免同一法院对同一案件事实在民事诉讼、 解决问题,如何更及时有效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其次,关于合同诈骗与一般经济纠纷的关系。实践中,二者极易混淆,正因为如此,经常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4.html -
了解详情
较多。在侦破利用保险营销实施的诈骗中,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侦查中应及时搜查、扣押、查封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工具。其次,要及时搜查 和保险营销员之间的纠纷,与投保人无关,此时除具备法定情形外保险公司应依法履行保险合同。而保险公司的损失应当通过民事诉讼予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保险公司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挑战是否可行,是不是还有另外的解释?还有一些犯罪,比如说一些经济犯罪,像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等诈骗类的犯罪,很难说有多大的挑战整个社会的意思。不 惠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6.html -
了解详情
论述的处罚必要性来判断。在探讨处罚必要性(实质的正当性)时,应该考虑犯罪论的体系化、保护法益的分析、社会必要性等各种要素。[32] 四、刑法解释方法 合同诈骗罪规定了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这里作为合同诈骗行为对象的担保财产,可以包括债权等财产性利益。但是,通过对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73.html -
了解详情
能获得相当可观的补偿,而且欠薪还使相关的责任人得不偿失。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犯罪的制造,而且真正实现维护抑或促进劳动者利益的根本目的。 概而言之,由于域外存在恶意 恶意欠薪罪,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严重的恶意欠薪行为可以构成合同诈骗抑或诈骗类的犯罪。笔者赞同黎宏教授提出的部分恶意欠薪行为可以构成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5.html -
了解详情
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对赌博罪规定的以营利为目的、对合同诈骗罪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等等。对于法定犯罪目的的基础理论研究,刑法理论上尚少有论及。本文试对法定犯罪 的行为,使其本人或他人受到财产损害的,构成恶意的财产损害罪。可见,同样是诈骗行为,是否具有获利的目的,立法者将之规定为两个不同的罪,若以为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8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情报和商业秘密被窃取而导致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之多。 3 网络诈骗。网上诈骗多数是通过篡改电脑程序然后伪造信用卡或者制作假票据等手段来欺骗和 业务不景气,便设计了一个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程序,利用计算机仿造保险合同,通过造假帐来掩饰犯罪[6]。 4 网络色情传播。由于国际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开放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