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讯问、勘验检查、调查取证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专业要求的行为方式。 [5]职务犯罪可以分为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四类,而每一类又包括多种 第1期。 [17]前引25,第178-179页。 [18]参见何家弘:《同一认定犯罪侦查方法的奥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国外的研究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8.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因此,不管是国有医院还是非国有医院的医生,其开单提成的行为,完全可以认定为利用职务之便,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当然,根据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的伏笔,等等。但不管怎样,探寻立法原意是刑法解释中必须重点考量的办案依据。 如何探寻刑法立法原意?如果能够直面刑法的起草者、制定者,自然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29.html -
了解详情
、讯问、勘验检查、调查取证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专业要求的行为方式。 [5]职务犯罪可以分为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四类,而每一类又包括多种 第1期。 [17]前引25,第178-179页。 [18]参见何家弘:《同一认定犯罪侦查方法的奥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7.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其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从事公务。因此,如何准确理解刑法上从事公务的含义,乃是正确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核心问题。从最 、领导、监督等活动⑤ 。其二,认为从事公务就是依法履行职责的职务行为以及其他办理国家事务的行为。⑥其三,认为从事公务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0.html -
了解详情
之便收受贿赂,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利,客观上就存在不能秉公办事的危险性,其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同时,该行为对没有行贿的公民的平等权实际上产生了威胁, ,将贿赂转交第三人的基础也是受贿人和行贿人之间的利益交换,不论贿赂最终归属如何,只是权钱交易的一种方式,其社会危害性和典型的受贿罪没有区别,因此,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4.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无身份者可否构成犯罪的共犯,分则中对非身份主体参与受贿罪的应如何认定也没有涉及①,因此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立受贿罪共犯、如果能够成立其在 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国有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不具职务便利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在受贿中起主要作用[4] 。 (二)认定非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责任法;建议稿;说明【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民事责任法是关于如何确定民事责任的法律。确定民事责任即通常所说的侵权归责,就是公民、法人或者 职务行为的边界只有成员知悉且只对成员有约束力。故利用职务之便侵害他人权利视为职务行为侵害他人权利。 本建议稿采用《草案》中使用的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1.html -
了解详情
此过程中,其他参与人也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与发明专利有关的权利如何认定和保障值得探讨。 职务发明与合作发明的竞合 我国法律对职务发明的 只适用于请求权,如债权请求权,其是一种相对权,其标的是债务人的给付行为。依照民法一般原理,对于有支配特点的权利,如所有权,就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84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工作人员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内外勾结共同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如何定性?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构成贪污罪,有的认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有的认为应以贪污罪与职务 为依据,而不能只局限于犯罪特征的某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正确认定内外勾结共同实施保险诈骗犯罪,应依据以下原则,应以主犯的基本特征来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81.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但在具体案件的认定和法律适用上,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关于利用职务之便 如何理解利用职务上 仅仅承诺为相对人谋取利益,由于这种承诺属于主观性的东西,司法实践中往往比较难以认定,从而造成受贿案件的定性困难;有的甚至是虽然作出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承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