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询问当事人的方式进行。该证据调查的命令可根据申请或依职权做出,原则上询问当事人按证据调查中关于证人的规定进行。对当事人进行第一次询问时,是否宣誓属于 、宣誓的严肃性以及作虚伪陈述在刑法上应负的责任,并将告知注意一事记录在庭审笔录中。关于询问当事人的证据效果,该法第381条〔拒绝陈述等情形的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5.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极有可能因这一修改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着受理和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及裁定是否再审上的沉重负担。而且,根据《修改决定》第六条第二 109条第二款已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的例外规定,故从进一步便利当事人申请再审出发,实践中不应绝对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0.html -
了解详情
控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法庭严格执法,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有利于准确的惩罚犯罪,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审判机关严格执法,保证刑事法律统一正确的实施 中的义表神情,应变能力,询问、讯问、举证、质证、答辩、程序操作是否规范等内容进行观察,庭后组织全科人员集体评议,评议中大家本着对工作高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8.html -
了解详情
了《诉讼权利告知书》),可直接宣布独任庭成员名单,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根据当事人和法官助理无异议的庭前证据展示笔录直接确认证据,然后根据案件情况 助理的审查判断,法官助理已形成内心确信。所以独任审判员可以放心地利用法官助理的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在庭前证据交换时,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7.html -
了解详情
准备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理案件的争点,搜集证据,促进当事人在准备程序期间内提出全部的诉讼资料,对于在准备程序中的笔录和替代的准备书状里没有记载的事项 在特定的情况下,超越举证时限而提供的证据,经当事人的申请并由法官据情裁量,决定是否交由双方当事人辩论以及是否能够在审判采用。 第三,无论是第41条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是否确实产生。程序条件,则是指从程序上看,提起追诉是否可予受理,包括是否有管辖权,是否已经发生任何消灭公诉的原因等。[6]只有同时具备追诉的实体和 。在实务中,如果被告人自己要求供述、有辩护人在场等情形下,并不违背被告人的当事人主义地位,可以允许讯问被告人。可见,在日本,侦查终结后,原则上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84.html -
了解详情
可打印出来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附卷。如对方有异议,应由人民法院亲自去取证,可按现场勘验的方法取证,现场勘验的笔录应由双方当事人当场签名。 当事人只提交打印稿,而原件已从电脑中永久删除的,除非对方认可,否则无论对方是否有能力提出反证,该打印稿均不可作为定案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392.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界定为书证、物证和视听材料、鉴定结论等四种证据,其他如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勘验笔录不宜视为新的证据采信;同时,申请再审人提出新的证据 庭审中的权利义务:①宣读抗诉书;②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可作补充发言并对再审法庭的审判程序是否违法、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提出口头或书面意见。③对于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居住、工作环境复杂,有的甚至居无定所、无职无业,流动性很大,而且当事人的法律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配合法院工作,给法院送达法律文书造成了很 。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具有单位工作证明便可参照适用该规定送达给来人;另一种则认为无法证明该工作证明的有效性和是否实际委托,必须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或单位介绍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同时在此类诉讼中应强化律师代理制度,以平衡当事人的诉讼能力。 此外,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持反对观点者认为,对 合意是否会贬损此类环境案件的公益性。 笔者认为,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调解不会构成对环境受害人实体权利的不当处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公益性与其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