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诉讼模式过分强调法官对诉讼过程的干预,法官的权力不受当事人诉权的限制,当事人在诉讼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此外,在司法实践中 适用》2007 年第11 期。 [21]参见李浩:《司法改革中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以民事诉讼制度为视角的思考》,载公丕祥主编:《回顾与展望: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48.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利害关系,原告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基础不复存在。 3.原告股东代表之公正性与充分性 与一般诉讼不同,股东派生诉讼中股东代行的是公司的诉权,诉讼结果关系公司和 故自1984年修订本删除该制度以来,以后的各个修订本均未再规定它。[53] 第四,在民事诉讼未建立一般性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的情况下,仅要求股东派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律师依次根据他们自己所掌握的证据以及公诉人卷宗中的证据来论证本方的诉讼主张,并且公诉人、民事当事人的律师以及辩护律师对对方所做发言可以做一次反驳性 或终止起诉,从而使案件得以分流。不追诉判决书的内容包括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的一般情况、指控、判决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法律条文、日期、签名等。对于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立法都原则上认可当事人撤诉权。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也对当事人的撤诉权予以确认。尽管立法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需要人民法院许可,但不准撤诉仅限于该撤诉可能会损害 随时提出主义。在准备程序方面,鉴于法国民事诉讼中准备阶段当事人滥用造成诉讼拖延的问题,索性将其取消,采取直接开庭的做法。除了有复杂数额需要计算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相当数量的法院在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的驱动下,恣意地将外地的当事人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诉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正与 制度设计上有严重误区。 在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诉讼的参加被称为“从参加”,从参加人不具有当事人的地位,法院也不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1.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ADR不同,当代ADR特别是法院附设ADR,以增加当事人参加的强制性和结果的效力保证为核心。即,在不剥夺当事人的诉权的前提下,通过法律规定和法院的 化的要求。非正式实践在民事诉讼中也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普遍深入的非正式和当事人协议的文化,突出的例子就是关于调解的运用。[21]调解有着天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实体法不保护、不允许提起诉讼,诉讼就没有必要展开。其实,不仅如中村先生所言,在罗马法中有过在法定诉讼和程式诉讼中法律审 ,2002.23. [15]陈盛清.外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47. [16][日]中村英郎.民事诉讼制度及其理论的法系考察[J].陈刚,林剑锋,译.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4.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留下可乘之机。 (二)规范对级别管辖提出异议的程序 为了从程序上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从程序合理、规范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对提出级别管辖异议的 的表述, 却使得这类故意规避级别管辖规定的当事人更加有恃无恐。 [4]李浩: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4期。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3.html -
了解详情
三人的诉讼地位 (一)英美法系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及其在诉讼中的作用 在美国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的地位是当事人,因此第三人参加的诉讼,被 为了保护自己的或者应当受自己保护的民事权益,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或调解协议拘束的人。[18]因此,一般认为,民事诉讼当事人有三个特征:一是以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9.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化进程。例如刑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加强了法院的中立性、独立性;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避免了法院代当事人举证,甚至在刑事诉讼中,由此而变相地 法院在2009年11月发布《关于依法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强调保障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权,要求废除妨碍诉权行使的各地的土政策。如果说这份文件还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