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权利。就我国现行的诉讼证明制度而言,基本上已经采取了当事人主导的模式,现行《民诉法》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都要求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享有这一权利是当事人 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5]汤维建:《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与证据交换兼与我国作简单比较》,载王利明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公共成本相对减少,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风险意识则不断加强,当事人的私人诉讼成本相对增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法律的不断专业化和复杂化,当事人不得不花 。如何协调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如何改革与完善律师收费制度,已成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前置条件。我国律师的收费虽然遵循双方协商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1.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最后又是这句话,再次糊涂了。 那么,我国的证据法律渊源到底有哪些呢?鉴于实体法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远超出程序法的规定 ,虽然这些实体法关于证据的 。证据规定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可见,民事诉讼中对公证效力采取的是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但又规定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30.html -
了解详情
既要着眼于立法比较,也要对制度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注: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集团诉讼研究获得长足进展的年度,一批有着宽阔学术视野和理论 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索赔案,现该案正在审理中。)代表人诉讼各方主体的利益缺乏包容性是主要原因,法院、当事人等在群体诉讼中的角色分配和权利配置不尽合理,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6.html -
了解详情
1项第5款及第13条规定之适用。也有案例之判决明确了信息公开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归属问题。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书2005年度诉字第02330号判决书中 无明文规定,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则是采纳了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这也是目前台湾地区信息公开困境的症结之一,事实上现行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3.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论加害人是否有主观上得过失,加害人均应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赔偿。这个案例是环境损害诉讼中最早适用严格责任的实例。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后,人们重新审视侵权行为法 受害人的支持上是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原则所不能完全取代的。过错推定虽然将加害人是否有过错的举证责任转移到了被告身上,但是被告举出自己无过错的证据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53.html -
了解详情
中,法官不得拒绝裁判,即便是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法官依然得根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作出实体裁判。因此,审判程序总是可以在终局意义上恢复法律关系,维护法的 责任制度,尤其是强调债权人的举证责任,希望移植审判程序中的制度,将执行程序诉讼化,借助于强化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来调动债权人的举证积极性。[12]但是这些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95.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诉讼(或称代表诉讼)等,均可取代刑法的运作{10}。 二、英美法系环境犯罪的构成特征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皆以行政法中的附属刑罚来惩治环境 因果关系,而构成之事实。澳大利亚法则与之相反,澳洲1972年《清洁水法》,将举证责任置于原告。该法规定水 污染事实经行政机关证明确违法超过法规上之标准界限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多数只有当事人陈述,其他证据很少或根本没有。 二是送达难。送达难,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具有普遍性,离婚纠纷案件直接涉及人身关系,送达难度比其他民事 风险。针对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应强化当事人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提高当事人举证能力,了解举证责任分配,知晓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在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79.html -
了解详情
五条规定: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中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时,协商不成或按市值分配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通过以上法理对比分析,并结合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笔者认为,公正处理该类纠纷的思路是:双方均不能举证证明其承担了房产出租的全部经营管理工作,就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