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的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的犯罪心理,被告人对不能返还财产的后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根据司法推定的方法, ,行为人并不能全部取得意欲行骗的全部财物。对于以以上哪三种数额作为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的依据,存在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6 年制定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如果他人错误认识在先,行为人利用他人的错误认识获得财物,不能作为合同诈骗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 与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的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是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是,则构成合同诈骗罪,否,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173.html -
了解详情
之分。 法条之间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竞合,竞合的实质在于数个不同法条的犯罪构成同时适用于同一具体危害事实,相互之间在评价事实要素上的包容或交叉关系。在 诈骗罪的特别规定,触犯了以上特别规定,就依照特别规定定罪处刑,不再论以普通的诈骗罪。此外,刑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是本法另有规定,但实际上对某一情形另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定罪处罚。在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中,首先,行为人实施了两个独立而且具备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前者为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行为,后者为诈骗较大数额财物 诈骗行为可以是完成形态,也可以是未完成形态。 对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问题,应该区分以下几种情况予以处理。其一,行为人伪造、变造金融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72.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上的损害。在诈骗罪的构造中,只是要求行为相对方是具有处分财产权限或者处于可以处分财产地位 要实施了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即构成犯罪。相对于诈骗罪而言,将诉讼欺诈定性为妨害司法罪,就是将诉讼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威胁,所以依据帕克的观点,以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大众安全感、是否有利于减少犯罪、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衡量标准来看,虚假诉讼行为无疑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和单位。所以虚假诉讼不能构成诈骗罪。 (四)虚假诉讼行为应定性为伪造证据罪 首先,从犯罪构成上来看,虚假诉讼行为符合妨害司法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8.html -
了解详情
罪以解决此问题。理由如下: (一)诉讼欺诈行为不符合普通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首先,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 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做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08.html -
了解详情
侵占罪除了可以通过诈骗行为实现外,还可以通过盗窃行为实现,职务侵占罪与金融诈骗罪的法条之间没有必然的交叉重合关系。 其三,银行职员利用职务进行金融诈骗的行为, ,又同时符合金融诈骗罪的构成的特征。否则,必然造成罪数判断标准的混乱,造成定罪量刑上的错误。因为如果把许多具有特定外延的犯罪构成人为地分割开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20.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①也就是说,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对事实真相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出于真实的内心意思 错误,从而处分财产。陈某的欺诈行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不能单独构成诈骗罪。因此,陈某的行为不能成立牵连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80.html -
了解详情
相同的地方。我国刑法学界较为通行的观点是经济诈骗罪都是直接故意犯罪。但也有人提出,间接故意也能构成金融诈欺罪。笔者认为,间接故意不能成为 财产罪新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229.[2]刘明祥。论我国刑法中诈骗犯罪的几个问题[A].赵秉志。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