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第二 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851.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节 搜查 第六节 扣押物证、书证 第七节 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第八节 鉴定 第九节 辨认 第十节 通缉 第十一节 侦查终结 第十二节 补充侦查 第十 )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9.html -
了解详情
变通,不能保持立场的前后一贯性。③如果按照我国学者张明楷的逻辑,在鉴定结论相互对立导致事实存疑的情况下,应该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考虑,得出被告人成立不 的一致性 应该承认,旧客观危险说及其修正理论和具体危险说在某些问题上的结论是一致的。{44}但是,如果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承认具体危险说是理所当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00.html -
了解详情
签字,以备在庭审中进行辩论和质证。 再次,应当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对物证进行鉴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和获取证据信息的能力大为提高,世界各国纷纷 避免对其产生迷信。与言词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不同,作为实物证据的鉴定结论往往只能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2.html -
了解详情
上就必须把这一工作交由司法精神病学专家来完成。对于司法精神病学专家应当鉴定行为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这一问题,理论界没有疑义,但是对于他们在做出行为人患有 理论的科学性在司法精神病学界是否得到认可。总之,只有经过司法人员审查确定的鉴定结论才可以作为认定行为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或者负何种程度的刑事责任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依照上述方法仍难以确定的,应采用有利于被告人的鉴定结论。[7] 认证的最后环节是综合认证。这是法官对全案所有经认定具有证明资格即获准 ;各个证据之间以及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都已排除或者得到合理解释;综合认证的结论具有惟一性,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对没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的,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8.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作出的。也就是说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公安交警办案人员既是侦查人员又是鉴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就是说公安人员即是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06.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能被伪造。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作伪证 德国法把判决系以证言或鉴定为基础,而证人或鉴定人犯有违反其真实义务的罪行作为第三种再审事由; 的再审事由。 在民事诉讼中,有些案件事实需要通过证人来证明,或者通过鉴定人的鉴定结论来确定,此时证人是否如实陈述其了解的案件事实,鉴定人是否作出客观科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3.html -
了解详情
从《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来看,似乎仅指应将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鉴定结论进行告知,司法实务中大多也是如此理解和执行的。(注:1986年10 诉讼法修订之前,但在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应当将否定同一的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鉴定结论也要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自然不能指望侦查机关主动履行这一告知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8.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提请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宣读未到庭的证人的书面证言,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另外还分别规定了对证人、鉴定人发问顺序,即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 实践中律师与侦查机关取得的证据完全没有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控方案卷对法院裁判结论的直接影响和决定作用仍然广泛的存在着,法庭对证据的调查流于书面化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