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挪用公款罪│ ├──────┼───┼───┼─────┤ │2004-2010年 │73 │103 │16 │ └──────┴───┴───┴─────┘ 对比实际判决比例与《刑事审判参考》公布判例比例,可以发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挪用公款罪实际判决数相对于其他犯罪少很多,但公布的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52.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停止诉讼程序,而对先决问题自行做出决定,再为本案判决。与此相对应,普通法院在受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时,也可能涉及行政法先决问题。根据《行政 的解释(一)》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书送达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上述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双眼,致使张某当场死亡。案件于1999年8月25日侦破,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于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公开审理宣告于某无罪。 现代各国刑法中的责任年龄 第17条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撤消案件;在检察机关检察阶段且未起诉的,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在法院审理阶段的,以判决宣告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5.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实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实施了强奸行为,无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故作出不起诉决定。[2]我们可以想象,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对受害人实施了 杀人的合法证据,杀人就是刑罚应该处罚的行为。 证据判断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判决的性质,比如,史某拖欠陈某78万元一直未予给付。陈某经追收未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5.html -
了解详情
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即被害人可以在 、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在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提起。只要符合刑事案件立案后和一审判决宣告以前这个期限条件,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5.html -
了解详情
的侦查羁押期限很多都变成了常规办案期限。再次,一旦实施逮捕,则人民检察院的公诉和一审法院的判决,就必须在一个月内作出,最长不得超过半个月。这让公诉 不妨称之为三个死结:第一,制度环境死结。中国的刑事司法自始就被政治意识形态化,司法机关被称为专政工具。刑事司法的根本任务在过去是镇压敌人,在如今是打击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0.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和其有无实际履行能力。司法实践中,许多负有法定义务的当事人法律意识较差,不能自动履行生效判决。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有的当事人还逃避执行,长期下落不明; 情况作过调研。结果显示,5年来,有2300余件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80%以上的案件民事部分执行不了,成为空判。尤其是部分犯罪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9.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无所谓阶段性和运动态。运动总是显现出具有一定特征的阶段性,各阶段之间有时具有明显的分界,例如一审中的起诉受理、法庭审理、裁判;但在法庭审理中的阶段性 力与争点效反映了民事诉讼中诉讼效率与实质公正的矛盾问题。 判决生效后即具有确定力。在判决理论上,判决的确定力又分为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不能要求得太高、太苛。我曾经在《北京日报》上写过一篇文章说明这个观点:司法机关对一个刑事案件从公安开始侦查到检察院起诉,到法院最后判决,有严格 ,则构成侵权。具备以上三个要件,可以对抗新闻侵权责任。例如,对一个犯罪行为的报道,媒体报道了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的消息,又报道了二审法院判为无罪的消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33.html -
了解详情
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二)申请再审的生效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生效裁判系二审、再审裁判的,应同时提交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 四)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并经相关刑事法律文书或者纪律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7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