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刑罚方法更易实现犯罪治理。我国目前对醉酒驾驶人科处6个月以下拘役而极少适用缓刑,不仅有违刑罚公平,也未必有利于犯罪矫正。简言之,此乃因民间 会促使法官视己为例行公事的棋子,选择依法量刑而回避刑罚适用的不公正问题。[15] 三、改革数字化量刑制度与防范刑事政策过度渗透的可行方案 有学者以美国版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0.html -
了解详情
附加刑,或者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依法适用。⑺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拟宣告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在确定宣告刑时,可以三个月为单位计算,不足或超过三个月的,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6、从宽处罚限定原则除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889.html -
了解详情
酌定不起诉适用的慎重和重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年9月23日通过的《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 人员重新犯罪率为0,而同期被判处缓刑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率分别为0.8%和1.7%。与短期自由刑(管制、拘役)相比,作出酌定不起诉可避免交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5.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 -2005年期间,每年生效裁判中宣告无罪和判处免刑、拘役、缓刑、管制、单处附加刑的被告人数占当年生效裁判所涉被告人总数的比例在28 考察小组,并根据拟被不起诉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及其所应承担的责任程度,设置1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考察期。在考察过程中,应通过签订帮教协议、定期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70.html -
了解详情
相背离。为了维护前一个原则,就要使数个有期徒刑合并后的总和刑期不要超过三十年,而要坚持后一个原则,就要使其为四十年。因此,它就会陷入无法解决的 情况。立即执行死刑意味着对罪犯生命的剥夺,而缓期执行基本意味着生命得以保全(除非有人在缓刑期间继续进行故意犯罪,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这一生一死差别很大。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7.html -
了解详情
了很多未成年人判后的帮教与矫正工作。《规定》第四十一条对于判处管制、拘役宣告缓刑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的未成年罪犯,少年法庭可以协助公安机关 帮助。 1、《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民法院报》2009年5月15日第一版。 2、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2.html -
了解详情
请法院依协商程序而为判决,由法院依据协商内容,作出缓刑、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之科刑判决;刑事诉讼法第四百五十五条之二第一项规定:除所犯为死刑 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第90条之1第1项之罪,其最轻本刑为2个月之有期徒刑,依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可以协商并予以从轻量刑,此明显破坏人民对司法之信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36.html -
了解详情
还没有邓玉娇承认自己故意杀人的证据,而且即使是这样的证据,我认为结合上述三个证据,其故意杀人目的的产生也极为反常,不属于正常人的思维。结合邓玉 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73.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案件被宣告无罪。 附表2: (单位:人) 年 份 法院审结数 有期徒刑 拘役 免予刑事处分 其中宣告缓刑 无 罪 2004 7 7 4 2005 12 8 1 3 9 2006 13 10 3 9 2007(1-10月) 4 1 1 1 2 合 计 36 26 1 7 23 2 (五)检察机关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7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60条明确规定了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应具备的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 4人,仅占受案人数的0.83%.而在逮捕后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中,法院判处缓刑、拘役、单处罚金及免予刑事处罚的比重较大。在2005年批准和决定逮捕230人中,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