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之前,应当得到开庭日期的通知,按期参加诉讼。法院在判决之前,应当听取检察院的意见。如涉及收养子女的诉讼案件,申请人向共和国检察官寄送申请,提出收养 或不当裁判,提起抗诉(六)代表国家公益参与有关全国社会和劳动人民利益之重要民事案件及行政诉讼。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42.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 由当事人直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办理。 第二百六十八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019.html -
了解详情
的检察官不免尴尬,法院的判决也有可能遭到检察机关的抗诉,结局是法官处于两难境地。 人民检察院被宪法确立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拥有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 合法的监督权,认为人民法院审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提出纠正意见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权;刑罚执行监督权等等。 把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纳入量刑监督的范畴,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2.html -
了解详情
五种情形。启动再审程序的决定权在法院,有时当事人并没有申请再审,而人民法院、检察院频频发动再审,这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诉讼处分权。在民事诉讼中应尊重当事人 检察院作为司法监督机关,适当的民事监督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引起再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应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再审程序主要由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7.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公民权利的立法宗旨。 (四)被害人与公检法机关关系上的变化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告状无门的问题反映强烈。有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害后,投诉到公安机关 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检察权,不是被害人的代表,对于被害人请求抗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并不一定会提出抗诉,因此应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以上诉权。上述两种意见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3.html -
了解详情
能弥补法院内部制约机制的缺陷,是法院监督制约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充。 2.检察院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完善建议 在我国,检察机关虽然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一个重要尺度便是期限,因此,要提高抗诉的效率,首先得明确其期限,具体包括有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审查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以及人民法院对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5.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通过量刑建议后适用简易程序和简便程序,提高诉讼的效率。 3、有利于形成抗诉制约机制 求刑权的充分行使,有利于公诉机关全面行使控诉职能,加强对审判权的 监督机关派出人员,在审判程序中除行使控诉职能外,还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人民检察院在审判程序中不但有权对被告人及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实行法律监督,而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4.html -
了解详情
一再审事由完全由再审程序各方主体的主观认识来推断,于是一宗再审案件法院、检察院、当事人各执一词可以导出各种不同的结果。事实是指真实情况。但是,在司法活动中 再审无次数限制无审级限制,只会增加腐败的渠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10月6日的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法院再审维持原裁判的,原提出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依据。在检察官能否请求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问题上,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些地方检察院认为,当检察人员作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的判断后,检察人员无法以公诉人的身份出庭 法律救济的义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97条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人民法院无罪判有罪、轻罪重判、一罪判数罪等情况提出抗诉,即是为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7.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回溯。尤其从2007年修改民事诉讼法以来,程序错误成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检察院抗诉再审的独立性法定事由,这就为程序监督增加了正当性依据。其六, 全国第一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后,民行检察监督的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适时地通过若干司法解释和操作规程对民行检察监督的司法实践进行了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