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性危机,进而不可避免地提出更彻底的宪法改革要求。 笔者认为,为了准确把握目前中国宪法体制的特征,也为了了解今后如何在中国重建宪政,有必要认真分析现行 上,承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就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本质所在。既然财产权结构发生了如此根本性的变化,政府的地位和行为方式、构成社会公正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284.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演变;三是宪政实务运作,形成宪政惯例。④从它们的特点来看,应该称之为宪法的正式演变或称宪法的制度内演变。郭教授所讲的宪法解释其实不限于解释机关对 的合理与否进行裁判。最高法院最后推翻了政府的全国复兴法案,这不仅是在其宪法权力范围之内的,而且从一个设计不周的措施中拯救了全国[4](p293)。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116.html -
了解详情
。当然,任何阐释都是有前见的阐释,对宪法现象阐释的前见就是有限政府的理念和基本人权的理论。政府为什么必须是有限的?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基本人权?对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28页。 [33] 参见童之伟:《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 [34] 参见童之伟:《法权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366.html -
了解详情
为准则,通过具体部门法将其具体化。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宪法依据 82宪法经过88年修正案、93年修正案、99年修正案和04年修正案充实、发展之后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什么是政治文明?从宪政角度而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不能代表政治文明,仅属于政治文明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60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宪法经常性地被政策而温柔地改变,那么,就意味着政治权力的宪法化就很难充分地得以实现,宪政秩序也就失去了必要的基础。 第二,法治与人大至上性的矛盾,使 》,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英)边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022.html -
了解详情
地被其政策而温柔地改变,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权力秩序已纳入到宪法的管辖之内,政治权力的宪法化就很难充分地得以实现,宪政秩序也就失去了必要的基础。这也 》,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英)边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021.html -
了解详情
来正当化这种努力。而当这种态势出现的时候, 改革宪法才会逐步向宪政宪法迈进, 中国的宪法实施才会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国才会真正跳出治乱循环的历史 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6) (6) 不过, 倒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同级政府制定的规章。见《立法法》 (2015) 第九十七条第 (五) 项。 (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377.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了一种立场,即坚定地支持国旗所代表的特定含义。 当然,即便禁止侮辱国旗代表了一种政府的言论立场,从宪法理论上,仍然可以为国旗设定例外:国旗不是 表达自由的含义在大陆地区必然要收敛一些。如上文所述,国旗的特殊性造成了大陆的宪政哲学与香港的宪政哲学在此处形成交汇点,且不那么意外地透露出两者在关键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312.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之间紧张关系的软肋。因此,这一备选领导人的宪法规范安排同摄政的功能无异,只是将传统候选人的范围从皇室扩大到政府官员而已。因此,民主选举对古代政治难题的回应有其 梳理的文章,参见韩健:孙中山训政思想溯源,载王人博等著:《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页164以后。然该文过多计量训政与辅政在道德上的权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套理论。[14]其中生命权一直被视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为摆脱自然状态而缔约成立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自由。当然,这些权利主要 研究。更没有必要非把这些内容塞进寸土寸金容量有限的宪法条文中。 从形式上看,主要宪政国家宪法文本对生命权的规定都比较简要。比如德国《基本法》仅在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