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责任与消极裁判制度问题首先值得探讨的是消极裁判制度,消极裁判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必然结果。顾名思义就是指法院只针对当事人的主张及其所依据的证据进行审查并 产品质量法、专利法等相关规定。[2]见《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特殊适用再议》,作者:屈新,牛建国,发表于《中国律师》2004年第3期。[3]参见王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9.html -
了解详情
,常常被视为给被告人开脱罪行或者给司法机关过不去、添乱,因此,律师的执业风险较之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代理要大得多。若赋予辩护律师刑事责任豁免权有助于减小这 和《刑事诉讼法》第38条的模糊性甚至歧视性的规定,往往成为司法人员对律师进行打击报复的工具。实践中,司法人员对辩护律师兴师问罪大多数正是以《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09.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事实为基础,但该事实却没有必要一定是纠纷事实的反映。例如,在民事诉讼证明中,基于现代的私法自治观念,纠纷事实的查明是否必要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 很大程度的实践中,民法法系的程序性主动权在于法官,而普通法法系程序性主动权则在于律师。由此而产生了‘对抗制’这一术语。”2、证明逻辑构成方面两种类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以及一些其他以大陆法为渊源的国家称之为提出证据的责任或行为责任)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中占据传统观念,是以当事人举证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举证责任,把 收集、提供证据,但现有立法并未对这项权利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实践中当事人与律师在调集证据时,往往遭到拒绝,这项权利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作为一项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25.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适用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双方。律师代理时,除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履行辩解职责外,其他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0.html -
了解详情
页。另参见前引[6],张卫平书,第120页。 [9] 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页。 [10] 台湾民事诉讼法第 第三版。 [16] 参见彭志鸿:《论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载《律师世界》2000年第2期,第6页。 [17] 参见周美艳:《代位权: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828.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拷贝电子卷或者查阅、复制、摘录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卷宗,人民法院予以配合。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还 职权参与虚假诉讼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律师、基层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506.html -
了解详情
对公益的影响。因此,如果法律上存在明确的以公益为目的的律师类型,可以考虑将公益律师设定为公益诉讼的原告。 应当说,只要将个人利益与公益区分开来,个人 向有资格、有能力的民间组织适度开放。 参考文献: [1]汤维建. 民事诉讼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1. [2]朱晓飞. 公益诉讼语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7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与实务界已充分认识到证明责任及其分配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者、法官、律师来说, 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的脊梁这一比喻可谓早已是耳熟能详。 (1 催告其行使诉权的书面通知。如原告不能证明已经发出书面通知, 其提起诉讼就不符合起诉条件, 法院将不予受理。 (36) (2) 将来给付之诉。给付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40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与实务界已充分认识到证明责任及其分配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者、法官、律师来说, 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的脊梁这一比喻可谓早已是耳熟能详。 (1 催告其行使诉权的书面通知。如原告不能证明已经发出书面通知, 其提起诉讼就不符合起诉条件, 法院将不予受理。 (36) (2) 将来给付之诉。给付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