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占全部结案案件的0.9%。1999年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抗诉案件占全部再审案件的比例从13.15%上升到24.6%。[3](P304) 理由有三:一是当事人抗诉可以规避申请再审和申请执行的时限规定,因为民事诉讼法对抗诉没有规定时限;二是抗诉可以向法庭提供有利于一方当事人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2.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强调个案的实体公正,意在使每一个案件都得到正确的处理。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为了保证法院生效裁判的公正,设立了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 判决、裁定和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制度。 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40.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包括诉讼文书的送达、调查收集证据、查阅案卷、确定庭审提纲等[6]。民事审前程序的目的和任务不同,意味着法律赋予诉讼主体在此期间的诉讼权利 作者简介】 张晋红,广东商学院法律系教授。 【注释】 [1]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56-57. [2](美)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1.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之一,也是人民法院了结纠纷的一种法定形式,既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那么,对于广义上 内决定是否提出抗诉。 (5)对抗诉的次数加以限制。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抗诉,具有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强力效果,人民法院对此必须对生效裁判的案件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检察监督的主要对象,以尽快提高此项工作的整体效应。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民事抗诉程序的大致设计 众所周知,程序设计乃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到 大致的设计思路: 1、确定抗诉重点,收缩抗诉事由。实践证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85条关于抗诉事由的规定明显过于宽泛,因而使得长期奉行有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1.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不仅对裁判是否有错误最知情,也是错误裁判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在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称试行法)中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因而当事人以上述理由申请再审,不能要求他们提出有罪判决书作为证据。由于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在诉讼进行过程中针对妨害诉讼的行为实施的,当事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6.html -
了解详情
是近年来司法文书的重要改革内容。 2.关于法院调查取证的自由裁量规则。现行《民事诉讼法》为了强化当事人举证义务,弱化法院的职权,在第64条规定,当事人 不发达的律师代理制度及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制约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承担。发达国家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义务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履行,与其发达的律师制度密切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0.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规制当事人可能滥用诉讼权利而带来的种种弊端,现代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大多引进了本属于私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以规制当事人行使其诉讼 自由意志越来越得到尊重,当事人的主导性逐渐在得到强化,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也逐渐植入民事诉讼制度[1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庭审改革并不是基于人们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举证责任(实际上是提供证据的责任)为切入点而逐步展开的。然而,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并不是依照预定步骤按部就班实施的有计划的变革。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的 资质不同的法官审理案件,也会出现裁判结果因人而异。 国民党政府时期以及现今台湾的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自由心证原则。关于自由心证的功过,我国台湾地区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3.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保全措施时,侧重对保全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可以肯定,在民事保全方面履行较为简约的程序规定,采纳简单保全程序结构,能够激活保全程序的 要求,不得不进行某种形式的和解。参见本文参考文献[4](P286)。 [9]近代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一般都设立了诉讼保全制度。但是,使用的名称不同、保全的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