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变更程序条件堵截当事人正常行使诉讼权利的途径。例如,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当事人提起管辖权异议,法院应该以裁定的 具有正当性作为前提。如果判决不具有正当性,也就意味着判决出现事实认定或者法律适用错误,或者出现程序瑕疵,这将可能导致判决的既判力基础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特殊性,有时检察院自身就是当事人。 4.关于裁判的非惟一性原理。法院的司法审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裁判 】 陈桂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1页。 {2}有人主张取消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1.html -
了解详情
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审及指令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 我国刑事再审的理由包括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证据有暇疵及审判人员审理该案时有职务犯罪行为。这些理由 再作为提起再审的主体。 4、应将违反程序作为再审的理由。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6.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点设置了不尽相同的非讼程序制度。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案件,其程序也基本是按照这一原理设置的 上不仅不主张非讼程序的单独立法,而且也没有关于非讼案件以及非讼程序的概念。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将通常的非讼案件归入特别程序的这种立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8.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就可以认定双方当事人在该票据纠纷中的权利义务内容。这为建立简易的审判票据权利纠纷案件的程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然而,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是 因为北洋政府的迅速垮台,未及施行就被废止了。此后在旧中国的民事诉讼法都没有关于票据诉讼程序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票据法律制度一度荡然无存,票据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3.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通过检察机关的抗诉使错误的刑事判决得以纠正,那么被害人可否就此案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可以提起的话,前诉认定的事实及判决结果是否对后诉有 调解。调解末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对增加赔偿请求通过二审法院作出裁判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能作用,以克服当事人举证难的障碍,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这一错误观念。加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 证据虽不属于当事人可申请法院调取的范围,但可能影响法官对整个案件事实的定性或案件主要事实的认定,法官的超然地位只能使该部分当事人因举证不能而败诉。加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0.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规则、仲裁认可规则以及经验规则。 (1)仲裁推定规则。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全面、客观审查证据从而判定证据真伪的原则规定含有证据推定的色彩。参照 如证据灭失等,当事人无法提供通常所需的证据,这时仲裁庭可依自由裁量权认定这些事实的存在。如果仲裁庭就当事人无法提供的证据进行仲裁认可,被认可的事实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5.html -
了解详情
,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这便意味着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 ,从程序的角度排除新的证据的适用而造成实体判断上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过错。在现行民事诉讼法还未作修改且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远未达到可以接受绝对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的证据,但没有对抗和证明过程,这一风格延续至今;法院查明部分陈述法庭认定事实的结论;法院认为部分在得出法律结论后引证法律。 司法改革之后,法院的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智慧。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前述裁量权与民事诉讼法赋予各上诉法院在事实问题上所享有的改判或发回重审的裁量决定权十分相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