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自己上诉审的自由裁量权。 (二)上诉审程序审查原则简单划一,难以体现法律的细密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上诉审的审查范围是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 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时,法官则无法对案件作出妥当的裁判。 民法理论认为,“民事基本原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赋予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62.html -
了解详情
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诉讼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确定适格的当事人,或者准确的确定诉讼当事人的担当,是民事诉讼中的 其列为诉讼代表人。”再如,1992年颁行的《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9条也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5.html -
了解详情
法系的当事人主义传统的诉讼制度,而且各州的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规则是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的,这也是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实际情况。1938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美国 开宗明义,在其首卷第一章中就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尤以有关当事人主义的表述最为突出。所谓“当事人主义”主要是指,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诉讼、参与诉讼,矫正被扭曲的法律关系产生感召力。 第三,“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决定了诉讼是公正和正义的最终保障手段,这一保障手段自身的公正性对于社会 速度和有效性,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上述目的。正因为如此,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了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并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6.html -
了解详情
与讼权论、诉讼标的论、诉讼法律关系论、既判力论等理论共同构成民事诉讼法的基础基本理论,目的论是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具有前提性的地位。可以说民事诉讼的 发展了,民事诉讼主体、诉讼职能及其划分、诉讼原则的设立与理论等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整个民事诉讼法学也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用一句很熟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1.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这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撤诉是诉讼活动中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 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 [14]徐昕《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马原《民事诉讼法分解适用集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上述弊病及其成因,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针对立法和实践中的问题,从 1996.363-364.[11]许俊强。民事二审程序应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J].人民司法,2000,(1)。[12]梁书文,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新释[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庭审程序、审理期限等。从条文内容上看,规定的较为原则。1992年《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8-175条,8个条文)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内容相同。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无法知道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陈述是否基本一致,对案件的是非、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有无原则分歧,这样的案件不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公平,同时这类案件又没有被纳入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时,法官应当根据何种原则,如何具体地分配证明责任,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换言之,证据法当中的证明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71页。[19]参见江伟徐继军:《民事诉讼法修订的若干基本问题》,《中国司法》2004年第2期。[20]这里所说的直接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本质特征;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所谓法院调解,是指当事人在人民法院 不清,是非不明。人民法院用调解方式解决的案件,必须坚持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原则,把案件的解决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 前面谈到,法院调解应坚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