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它对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深化民事审判制度改革,实现民事 证据的原则。这一原则既强调法官审查判断证据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依据法律的规定(包括法律精神),也强调法官应依据法官职业道德(即良知)和逻辑推理及日常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要把法律关于诉讼程序的规定不完备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或补充,使之更加规范、合理,更加符合公正的要求。笔者对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认为还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和独任制,合议庭和独任庭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是法定的审判组织,代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它同时又规定,在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实践的客观需要,总结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实践,借鉴国外司法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第一次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作了统一 ”的错误。举证时限和证据开示制度是完整的诉讼证据制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刑事和民事诉讼程序法律所采用。在我国,虽然司法实践早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申请朋错误”所包括的具体情况错综复杂,所以,在探讨因之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的处理程序之前,极有必要对之详加分析。根据法律规定 立法的原因在于:第一,切实贯彻了诉讼经济原则。因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之赔偿纠纷是从原诉案件中派生引发出来的,原受诉法院的审判组织对案情比较了解,由其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7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更换等等。五、证明责任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主干和核心问题,而证明责任又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初期,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落实当事人 出来,如果对方有证据,而无正当理由拒绝提出时,应当如何加以处理,这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问题。七、民事再审程序民事再审程序尽管只是民事诉讼中一个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3.html -
了解详情
来,在日本称为“标的物”。在我国,通常将诉讼标的表述为,诉讼标的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加以确认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不过也有学者认为, 导致原告诉因不能成立。四、不告不理当事人提起诉讼,启动审判程序。原告提出的诉因,既明确其起诉的原因,同时也限制了法官审理范围。一方面利于原告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内容,规定、解释的不完善。首先,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但均未 的年轻制度,尚不能被国际社会所全面认识、充分了解,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还会产生各种误解。因此,需要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另一方面需要脚踏实地作好各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18.html -
了解详情
适当的处置,仅靠明文规定存在局限,需要诚信原则的调整以实现程序的公正。再次,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也是该原则在全部法领域中不断得到重视的结果 取证,虚伪陈述,滥用申诉权,滥用申请回避权等等。其结果必将影响诉讼的公正与效率,危及司法权威。有鉴于此,在当前的民事审判制度改革中,强调诚信原则对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是具有司法解释权的机关,但由于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范围相当窄,仅仅是在抗诉监督问题上同民事诉讼发生联系,最高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法 决定的,但有些内容,由于它们反映了民事诉讼制度自身的特点,对规范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审判活动极其重要,各国民诉法一般都会对此作出规定。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7.html -
了解详情
。当前,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引入了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法官依职权过多干预诉讼的情况逐步减少。但有的法官却又走向另一极端,过于强调程序的对抗性, 第一、行使释明权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明确,证据确实充分。现阶段许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