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原则的确定,有助于确立政府信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效能政府的建设。行政许可法通过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与受理、审查与 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或滥用职权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要求国家赔偿权。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应属于可撤销的违法行为。对于可撤销的违法行为,行政相对人可在复议或起诉期限届满前,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请求撤销这一行为,原决定机关及其监督 似乎不公,按照正义要求,对相同的情形或极为相似的情形予以平等对待的原则,既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就应当予以撤销,体现法律维护正义的要求,但从社会秩序的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6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质证和辩驳的机会,以使决定公正合理。听证程序源于英美法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它的实质就是确保程序正义,以程序上的权利来保证当事人实体上的权利。 法定的期限内审查该申请并作出是否举行听证的决定,并及时告知相对人并说明理由。对行政立法主体所作出的不予举行听证的决定,该申请人可要求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21.html -
了解详情
人对行政相对人享有概括的下命权,相对人的义务具有不确定性,排除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有关相对人不得提起争讼,因此,特别权力人对相对人权利义务处置均 不构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理由。中国行政法尽管没有提出所谓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但亦将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任免、惩处行为划入内部行政的范围,免受司法审查。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40.html -
了解详情
五章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可将对一般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对国务院主管 审查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行为具有特殊性,在我国一般的行政法律规范中,均没有直接规定不服此类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依照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6.html -
了解详情
和依职权的行政不作为、具体的和抽象的行政不作为、行政复议不作为和行政不作为、排除性的和授益性的行政不作为等。法律拟制制度(默示制度)对行政不作为 无充分理由在法定期间内没有作出任何实体决定,是行政不作为(怠为处分)诉讼的审查重点。法院在具体审查时,以职权调查原则为基准,同时又须注意不能侵犯行政自由裁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16.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程序模式应当由法律规定。近年来,全国人大已经先后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单行行政程序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属于立法行为,其重要性远非具体行政 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因此,决策者在审议规章草案时往往不对立法的必要性作深入的审查,不对实施规章的成本作出估量,也基本上不关心规章的实施可能产生的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05.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行政许可程序中又分为6节,分别是: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期限、听证、变更与延续、特别规定.从章节的设计来看比较完整、合理,特别是考虑了“权力 权。行政许可法坚持救济原则,其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55.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控制行政权的违法使用,我国陆续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这四大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公民 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分别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3.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事,建立起公正诚信政府;五是坚持便民、高效的现代管理原则,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六是不断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建立起责任政府。这六 正当的)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方面的行政程序来实施行政管理。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必须依靠证据链条来支撑法律事实和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