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由此得以确立。2012年11月22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颁布,其中第617条进一步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检察院内部采取侦监 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对监管场所执行刑罚活动、管理教育活动和超期羁押情况进行监督等[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2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商定和签署生效等,均由海协会和海基会作为联系主体。因此,实际上这是一项工作分工条款。按业务工作归口管理原则由主管部门各司其责。 该协议赋予开展两岸司法合作职能 一是具有司法互助性质的犯罪情报交换;二是采取刑事诉讼强制的协助缉捕;三是执行遣返,移交罪犯;四是以联合侦查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查、侦办。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001.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 (二)公诉后证据变化挑战原来的有罪认定 刑事诉讼中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动态的,同一案件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法庭审理阶段的证据很可能会 、办错案的指责,其职业能力、公信力都将受到质疑。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公检法三机关在打击犯罪过程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定位看,这也是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725.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构建过程中,重点始终放在监督方面。在刑事诉讼中,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公、检、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但在实践中, 的追诉职能存在内在的冲突。检察机关是职务犯罪的侦查主体,如果再享有职务犯罪的批捕权,就必然打破刑事诉讼的平等性,使检察机关在逮捕问题上陷入自控自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30.html -
了解详情
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基于对加强自侦案件内部监督制约的必要性考虑,高检院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要求侦查监督部门对自侦案件也要实行立案监督,由侦查 线索受理、调查、责任确认、追责部门等系列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以期实现各环节分工明确、运转有序。二是实行任职回避制度。2000年7月,高检院颁布《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司法解释的出台一再迟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涉及公安、检察、法院三大部门的职责分工与功能定位,在目前国情条件下,在一些敏感性问题 民事诉讼涉及举证时限的确定以及证据交换如何开展等问题;刑事诉讼涉及与侦查机关在立案、侦查程序中有关的证据问题以及起诉后证据的展示等问题。同时,还可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6.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二)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三)需要通知开庭前未向 。这样限制的理由是: 首先,有利于加强审判权对公诉权的制约。在刑事诉讼中,检法两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但长期以来,检法两家配合有余,制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1.html -
了解详情
自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成为改革与完善该制度的直接原因外,我国不起诉制度和侦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使得制约检察和公安机关的权力和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14]魏彤:加强和完善对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保护,《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6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一元化法医鉴定体制具有三个特点:高度的集中性、严密的隶属关系和明确的分工范围。这种体制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确保法医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进而使该结论的 的侦查结果应当不延迟地送交检察院,由检察院进一步侦查。(参见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教授阿希姆?赫尔曼为《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所写的引言,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3.html -
了解详情
与侦查、审判机关密切配合,又要加强对侦查、审判的监督,这既是刑事检察工作的法律职责,也是刑检部门参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这次全国、全省刑检工作会议 建立按司法规律运作的刑检工作机制和机构;二是力求推进刑检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使刑事检察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力求克服目前刑检队伍分散性管理的弊端,建立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