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立法例相比较,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德国民法典》中规定的登记依据是双方关于权利变动的协议,即物权合意。仅规定向登记机关表示物权合意时,须 ,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尚不能凸显出来,但是当第三种情况发生时,比如,在订立合同与转移标的物和价金时,有时会相隔很长时间,这就显出了物权行为理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6.html -
了解详情
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对物权法草案[1]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括评价 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十之七八抄袭于《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 ,发包方在其中享有的权利会大量减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要和私法意义上的土地使用行为明确分开。 2、公法义务的取消引起土地承包经营的合同形式渐趋消失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8.html -
了解详情
之于代理更强调因代理行为在本人,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间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至于代理行为的来由以及如何行使并不重要。大陆法系之于代理,更注重代理的构成, 更悠久。在间接代理中,法律后果首先在行为人那里产生,然后必须通过其他行为,如债的转让或免除,将法律行为转移给另一个人。直到19世纪,仍有学者认为直接代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方式加以补充。因为法定解除中有协议解除类型,而协议解除与约定解除的基本精神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将合同解除,只是在技术上存在差异:协议 规定的土地使用权系土地使用者通过出让、转让或行政划拨方式而取得的占有、使用、收益土地的权利,空间土地使用权是土地的上空使用权、地下使用权,后者只是多了分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3.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和行使本身并不直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内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会因申请回避权利的行使,而发生实质性变化。所以程序性权利可被认为是为了保护或便利实 它不以占有为要件,即便是在占有标的,在物的特别优先权中,优先权人对标的物的占有可以是基于合同的约定,也可以是基于无因管理(如因为他人饲养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法定事由是:受赠人对赠与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扶养义务)、合同义务、严重侵害赠与人及其近亲属,可概括为赠与意志受到伤害。 在法理上,赠与意志受到伤害可 取得承诺的权利,或者说取得依其承诺而成立合同的法律地位。[4]此说值得商榷。在一般情况下,承诺是权利,非义务,无拘束力。需要指出,要约生效,对要约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09.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经纪商卖掉了股票,经纪商有义务和权利运用自有资金去保证数量上的完整,由于经纪商的债权人对经纪商为客户持有的股票没有对物权,他这样做不会 并不需要征得其他人同意;但按照传统共同共有原则,共同共有人如果要转让自己权益,则需征得其他人的同意。 2004年英国金融市场法律委员会发布报告,界定了在中介化证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37.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之一。其理由是安置补助费是因土地征用而产生的收益,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被征用的土地大就应得到的补偿多(安置补助费也是补偿之一),如果没有征地行为 人的授权属无权代理,该合同部分无效。诚然,如果政府(土地征用人)在每次征地过程中都对每个所有权人逐户清点、签订补偿协议、支付补偿费,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811.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的确认等。由此可见,行政机关的行政确认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会产生直接和实质的影响,一旦确认行为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确认程序上存在问题, 该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房地产转让或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故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和房屋的实际交付都不自然引起房产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3.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的确认等。由此可见,行政机关的行政确认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会产生直接和实质的影响,一旦确认行为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确认程序上存在问题, 该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房地产转让或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故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和房屋的实际交付都不自然引起房产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