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检察机关主要享有侦查权、审查和批准逮捕权、公诉权、对裁判执行的监督权、对监所活动的监督权等。其中, 上要经过检察机关各个业务部门,由控申部门受理举报、侦查部门搜集证据、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甚至到对判决的执行和监所活动进行监督等。各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7.html -
了解详情
和30.6%。 2008年,类似的报告重复着: 2003年至2007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232616人,提起公诉4692655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0.5 罪犯在一定期限内,比如6个月或12个月没有因其他任何罪行被逮捕的话,检察官即同意不对本罪行提起指控。[10]而作为这一制度的适用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2.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成员根本不了解该证据的存在,从而达到了排除的效果。如果被告人提出作为逮捕、搜查和扣押根据的证据是非法所得的,那么法庭也会审查有关证据是否合法,如果 机关可以通过补充侦查的方法收集其他证据,而不能再以原来的口供为证据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了非法证据从而达不到起诉标准的,检察院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2.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讨论研究,而是仅仅将个人意见作为部门意见告知公安机关。有的应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因介入者个人意见而未按法定程序不适当地消化 对公安机关认为难以把握的案件共同制定证据采信规则,包括立案证据参考标准、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起诉证据参考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优势证据采信规则,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3.html -
了解详情
严打斗争。国家不仅从实体法上出台了可以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加重处罚的规定, 而且在程序法中也规定,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审判这些犯罪分子可以不受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的限制, 并规定了特别的期限。从重从快在司法实践中, 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0.html -
了解详情
。 2.对谢朝平的抓捕过程的非法。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异地执行拘留、逮捕决定,应通过当地公安部门。作为检察日报记者的谢朝平与其妻子多年来一直居住在 人带到朝阳分局进行审讯。其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情? 3.警方拘留谢朝平后长期羁押,不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拘留的人,需要逮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27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被害人从而丧失自诉的良机。 在侦查阶段,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应告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却未相应规定要告知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特别是对不批准逮捕决定,被害人可能因此一无所知,这大大削弱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当事人地位。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30.html -
了解详情
摘抄、复制诉讼文书、技术鉴定材料。诉讼文书包括立案决定书、拘留证、批准逮捕书、逮捕决定书、逮捕证、搜查证、起诉意 见书等程序性文书。但对案件的 限制: (1)无论案件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会见都要经过侦查机关批准,对一般案件往往也以涉密为由不批准会见; (2)不在48小时之内安排会见; (3)律师会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92.html -
了解详情
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根据刑诉法的规定,这一条款主要是适用于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计算问题。但是公安部在《规定》的第112条中却规定,犯罪 不讲真实姓名柱址、身份不明,在30日以内不能查情提请批准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明其身分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3.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产生有效的威慑作用。这使得法院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侦查和批准逮捕中扮演了尴尬角色,且产生一些实践操作上令人困惑的问题:法院在这类 和审查起诉中处于什么地位,充当何种角色?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不同意立案侦查、批准逮捕或提起公诉时,法院是半途而废,还是据理力争?在公安机关、检察院询问证人、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