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与适用进行考量 关于醉驾入刑考虑情节是否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在现实中争议极大。肯定者认为众所周知,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 刑法总则界定醉驾行为是否有第13条但书所谓的情节显著轻微情况、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参照相应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此,纵然《刑法修正案(八)》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782.html -
了解详情
: 1、由法院来最后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且在法院判决以前,不得将任何人当作犯罪人来对待。 民事诉讼法12条的规定明确表明在中国有权确定一个人是否 的确立有罪权受到侵犯。 尽管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作为基本原则强调了我国确定一个人有罪的权利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但分则的很多规定却公开违背这一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4.html -
了解详情
地说,在无罪推定和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成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时代背景下,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罪的证明责任只能由控方承担。这一证明责任分配方式决定了控 书证使用的频率相比物证要少一些,因此多主张刑事诉讼法应采取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不一样的做法,在证据种类中将物证列于书证之前。参见陈光中:《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912.html -
了解详情
如对立面的设置及公开听证,被公认为诉讼正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体现的程序理性可使中国传统上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法官减负,形成法官、代理人、当事人、公诉人、 制度、辩护制度乃至陪审制度,是清末法理派针对传统审判方式之弊而提出的变革措施。《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第13条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庭审应公开进行。第72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98.html -
了解详情
的通说认为,政府采购具有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双重性质,即:既有民事行为的属性,要受到民法基本原则的拘束;也有行政行为的属性,受行政法基本原则的 ,《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 [8]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121-12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01.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方式单一,且规定过于原则不易于操作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补充有关复议的程序及复议申请人和复议机关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以 引发的。例如某些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因不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所以对银行协助工作不理解,一味强调搞好银企关系以吸收存款,当有权机关要求协助时百般推诿,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3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14条规定:被申请人提供相应数额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作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此处的相应数额应理解为被 纪要中。这部分规定一是效力层次低,二是内容模糊、操作性差;保障救济基本空白。申请人是否应该提供担保、是否交纳申请费、被申请人是否有权申请复议等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4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也是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个大原则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作为党的政法工作的指导方针,从总体精神上是应当肯定的 文献】 [1]叶自强.论既判力的本质[J].法学研究,1995,(5):23- 30. [2][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8.html -
了解详情
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才能担负起基本原则的使命。[1]毫无疑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满足和体现了这一刑法的基本精神和使命:其一,从定罪上讲,主客观相 中,即立案、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四阶段,其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法上分别以第86、第129、第141和第162条来规制,总的来说,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7.html -
了解详情
私权的保护。 一、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相当不完善,现行有关执行救济制度的规定,散见于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中,并未成体系。其 行为均应认定无效。故从广义上理解,审判监督也是一种救济程序。 (三)救济途径:依申请为原则,依职权为例外 执行救济的提起,采当事人进行主义,依申请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