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院附设调解的重要特色之一。当然,台湾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调解绝无法院或法官强迫当事人调解的内容,而是不经调解则不得起诉的含义。 再者,在台湾的法院 问题的处理,只是对程序进行大体地把握。而且经过法院附设调解而在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书,其效力是无须经过法院审查确认的,调解协议经当事人合意即告成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3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和及时的送达,既能使当事人及时获知诉讼文书内容,依法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又能保证人民法院及时解决纠纷,保障 不能按法院要求及时转交送达。 3、留置送达程序繁琐。 留置送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要适用于受送达人拒绝签收诉讼文书(调解书除外)的情况。 按照《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94.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如何等。(三)询问当事人是否接到开庭传票记录不详,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经法院传票传唤,法院不得缺席判决。(四)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记录不详。 了原告同意,没有记载被告的意见。因庭审笔录中并没有如实客观地记载下来,调解书送给当事人后,当事人以其当时根本就不同意为由而拒绝签收,造成案件反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65.html -
了解详情
解纷工作。大多基层调解组织办公条件简陋、经费缺乏,很难满足当今民事纠纷形式、主体、内容多样性、复杂性的要求。目前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和 组织进行调解或者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人员协助调解,并以法院调解书方式予以确认。 5、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配合。建立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063.html -
了解详情
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了逃避诉讼或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往往否定自己的身份,推脱责任,使法院送达人员无法进行正确认定。 6、受送达人 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负责收件的人无故或者借故拒绝签收诉讼文书(调解书除外)的情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其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有:一是受送达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2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当事人在调解期限内达成调解协议的,记明笔录,按当事人要求由调解法官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不成立的,当事人要求起诉的,将案件转入正式立案及诉讼 。由于目前法律没有对诉前调解案件的范围作具体的规定,有的法院将诉前调解案件仅限于民事案件中的婚姻家庭、道交案件、借款纠纷及商事案件等;有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71.html -
了解详情
于行政权,笔者的理由是: (1)民事诉讼执行的执行依据并不限于民事裁判、裁决和调解书,它有包括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具有给付内容的刑事、行政判决书和裁定书等在内的 率低,未执结案件数量大,且逐年积压增多。执结率低的原因有:法院的执行力度、法院外部的执法环境、执行案件的结案方式,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原因 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8.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一规定存在先天不足。其一、如果法院是以调解的方式而非判决的方式结案,并且在调解书中确认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那么该第三人在诉讼中 较大的问题,规定中的限制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条件,可以说大部分是法院审理的内容,而不应当成为程序发生的前提。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以强化庭审功能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4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第四部分第15条规定了上述内容,各地法院对此参照执行)。但该做法在审判实践运用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的范围;再审的目的是纠正原生效裁判或调解书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因此,根据以上理由,在确定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时,应以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05.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不存在发生上诉的问题,绝大多数当事人都能够自觉履行调解书确定的协议内容,大大减少了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的数量。当前影响调解工作开展的原因有以下 法律尊严和人民法院公信力,影响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法院应将执行工作纳入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议事日程,进行分析研究,加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06.html -
了解详情